七绝. 感恩祖国母亲
诗/廖尚光
爱国如同爱母亲,人民永远感恩深。
有娘百姓常团聚,相反分离很痛心。
随笔于:
2025年5月11日。
这首七绝《感恩祖国母亲》以质朴的语言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情感真挚,主题鲜明,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直白表达。以下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简评:
一、情感赤诚,主题鲜明
诗中以“爱国如同爱母亲”的核心比喻贯穿全篇,将对祖国的热爱具象为对母亲的孺慕之情,贴近大众情感认知。“感恩深”直抒胸臆,奠定全诗基调。后两句“有娘百姓常团聚,相反分离很痛心”以“团聚”与“分离”对比,暗合国家统一的深层诉求,情感真挚且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契合中华儿女对家国团圆的共同愿景。
二、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全诗遵循“起承转合”的传统绝句结构:
- 起句(第一句):开门见山,点明爱国与爱母的类比关系;
- 承句(第二句):承接情感,强调“感恩”的深厚程度;
- 转句(第三句):以“有娘”象征祖国庇护,转向对“团聚”的珍视;
- 合句(第四句):通过“分离痛心”反向强化主题,首尾呼应。
逻辑链条简明,层层递进,便于读者快速把握诗意。
三、语言通俗,贴近生活
诗中用词通俗易懂,如“母亲”“团聚”“痛心”等均为日常用语,消解了传统诗词的距离感,更易引发共鸣。这种“口语化”表达虽缺乏典故雕琢,却胜在质朴自然,符合“随笔”的即兴特质,展现出诗人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
结语
此诗以母子关系为喻,将宏大的爱国主题转化为具象的情感表达,虽无华丽辞藻,却因真诚的情感传递而具感染力。若从艺术层面考量,可在比喻的新颖性与意象的丰富性上进一步打磨(如融入具体景物或历史元素),但作为抒发家国情怀的即兴之作,其情感的纯粹性已彰显出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