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母亲节抒怀》
文/张文娟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生之门槛,一次在死之边缘。这诗句像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记忆的闸门。母亲节来临之际,那些被日常掩埋的情感如春潮般涌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样一位女性,她记得我们最初的啼哭,却可能永远听不到我们最后的告别。在这两度哭声之间,横亘着绵延不断的笑声,如潮汐往复,如钟摆摇荡,那是母亲用爱编织的岁月锦缎。
生命之初的啼哭,我们毫无记忆,全赖母亲日后絮絮叨叨的讲述才得以知晓。她总爱说:你出生时哭得可响了,整个产房都听得见。这些细节,对我们而言是模糊的历史,对她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母亲珍藏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妈妈”。这些片段在她心中如珍珠般串起,闪耀着温柔的光芒。而我们,却常常忘记问一问:妈妈,我出生那天,你是怎样的心情?可曾害怕?可曾疼痛?可曾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欣喜若狂?
在生命的另一端,当死亡临近时,我们或许会再次忘情哭泣。那时,母亲可能已经不在身边,或是已先我们而去。即使她仍在人世,我们也往往选择隐藏最深的恐惧与脆弱,不忍让她承受。后者,你永不知晓,纵使我诉说千遍。这句诗道出了多少子女的心声。我们习惯在母亲面前强装坚强,就像她曾经在我们面前永远展现最温暖的笑容一样。
在这两度哭声之间,是绵延不断的笑声,半个世纪的春夏秋冬——或许更长,或许稍短。这些笑声构成了我们与母亲共同的生命风景。记得小时候母亲教我们骑自行车,她在后面扶着车座奔跑,我们紧张得手心出汗,她却笑着说:别怕,妈妈在呢!青春期叛逆时,我们摔门而出,回来时发现餐桌上依然摆着热腾腾的饭菜。成年后离家打拼,每次电话那头,她总是说:我很好,你照顾好自己。这些细碎的日常,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想来,却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
世人眼中,我们不过微尘一粒;母亲心上,我们却是整个寰宇。这句话揭示了母爱的悖论——在广袤宇宙中微不足道的我们,在母亲心中却是整个世界的主宰。她记得我们爱吃的菜,知道我们换季时会过敏,甚至能从脚步声判断我们的心情。这种专注的、排他的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接近神性的存在。母亲的目光如满天星辰,铺展成无垠苍穹,永远注视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那温暖的臂弯,是永不褪色的蜜糖记忆。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在遭遇挫折时,第一个念头可能还是想躲进母亲的怀抱。母亲的爱意托起我们翱翔的羽翼,却又在我们飞累时永远保留一个港湾。这种爱充塞天地,无所不能,至善至美。它不求回报,不计代价,只是源源不断地给予,如同大地滋养万物。
在这个母亲节,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母爱。给母亲打个长电话,听她唠叨那些我们已经听过千百遍的童年趣事;或者回家看看,亲手为她做一顿饭,就像她曾经为我们做的那样。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告诉母亲:那些笑声,你都明白,我都珍藏。因为在这浩瀚宇宙中,唯有母亲的爱,能够跨越生与死的界限,成为永恒的光芒。
写於2025.5.10
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母亲节感悟》
文/植恒
有父母在时,
总觉得,
时间还有很多很长,
日子很慢,
工作很忙,
甩掉纠缠阻挡,
心中不再彷徨。
无妨、无妨,
切勿那么惆怅,
挣脱束缚我的疲惫忧伤,
要留就留得坚定,
要走就走得豪放,
梦想指引我奔向前方……
而今,
当父母都不在时,
才由衷体会到,
人间没有如果,
只有悲欢的诗章。
伫望、伫望,
时间渺渺茫茫,
心里空空荡荡。
遥遥远方,
默默再回首,
思念愧疚悠长……
[流泪][流泪][流泪] [合十][合十][合十]
2025年5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