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养生之道,那就是独处
文/ 铁裕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纷攘、繁复的尘世里,有的人选择了一种最好的养生之道,那就是独处。
独处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风景;
独静是一种调节,也是一种氛围;
独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修行;
独乐是一种洒脱,也是一种养性。
独处,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也远离了物质的诱惑,更是远离了对功名的向往。在独处之时,可以静悟人生之真谛,也可以在清净无为中,默然养生。
独处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方式,也是一种修道;
独静可以自我调节烦乱心境,在淡泊中享受宁静;
独居可对人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寂静中感悟自然与人生;
独乐可以进行自我心理疗愈,也可以在无为中洗疲惫不堪的灵魂。
人生的烦恼,大多来自于尘世中这颗不平静的心灵。因此,那些独处的人,不愿与任何人交往、联系,不愿在嘈杂的环境中生活。他们能够沉默,就不会发声;他们能够远离喧嚣,就不会再次出现;他们能够沉寂,就不会浮躁;他们心灵静谧,只愿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修身、养性。
学会独处,无为而为,境由心生;
能够独静,上善若水,可以随天地而长存;
可以独居,顺应天时,抛弃世间烦恼修身养性;
善于独乐,心境澄明,在品茗之间滋养心田在悟道之时养生。
独处,可以远离那些想着左右我们情绪的小人,而在沉静中释放着身体的元气;独静,可以离开那些想让我们落井下石的坏人,而怡养精神;独居,可以疏远那些想坑害我们的坏人,而心静如水,尽享岁月之安稳;独乐,可以躲避那些想着蒙骗我们的奸人,静品自然之韵。
我们选择了独处,那是为了管好自己的心境;
我们拥有了独静,那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加的单纯;
我们学会了独居,那是我们看淡了繁华不再羡慕利禄功名;
我们知道了独乐,那是让我们顺其自然淡处世在寂静中荡涤心灵。
在独处的时光里,可以放平心态,让生活回归简单;在独静之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悟自然、历史、人生;在独居之时,我们就不会陷入与他人攀比竞争的旋涡;在独乐之时,我们也不会因失意、落魄而伤心。
能一个人独处,其实就是最好的养生;
在悠然的时候,可以静享最美妙无忧的光阴;
而独处之曼妙,不在于物质的富有而在于思想的丰盈;
而真正的独居,那就是以平常心生活于世间不强求不企盼不慕名。
独处,那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在自由的呼吸;我们可以在寂寞中反思过去的一些经历,总结人生的得失;我们可以在孤独时畅想未来,放飞憧憬;我们可以在独处中静心养生,任由智慧如泉涌出,或是滋养生命。
独处,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生活中的挫折、不幸、伤害,都可以在独处中渐自抚平。我们可以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淡忘了伤感、落魄,而进行最好的养生。
独处之养生,不是吃多少营养补品,而是在心灵的平衡;
独静之曼妙,不是在于多少的运动,而是对于阴阳的正确调和;
独居之保养,不是在于有多少财富,而是在淡泊之中任由五行相生;
独乐之调和,不是在乎身份有多高,而是在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万物尤静。
在独处的时光里,我们可以回归本真,滋养心灵;我们可以释放压力,恢复元气;我们可以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可以让人心无挂碍,或是不执于一物,也不困于心。
独处乃为养生之道,在于静心;
独静在于顺其自然,以仁养天下方得长存;
独居在于立德天下,贵在和谐心灵高尚慎独而不欺心;
独乐在于精神之健,也在于身体之康度量恢弘修身养性之深沉。
2025年5月11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六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