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忆母亲(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萱堂懿德韵长流,岁月回眸忆旧丘。
教诲谆谆心上刻,关怀脉脉梦中浮。
阴阳两隔肝肠断,昼夜频思涕泪稠。
往昔音容常入梦,子期鹤驾待何秋?
其二
风霜蚀尽旧时颜,独对寒宵夜未阑。
机杼声声穿陋巷,雪泥点点印柴关。
灯前补帐针犹密,月下缝衣线更寒。
寸草难酬三春晖,青衫泪染鬓先斑。
其三
孤衾独拥夜无眠,对月追思泪泫然。
五载音容萦陋室,千般教诲刻心田。
常忧鹤发添新疾,更悔儿身未尽虔。
泉下慈亲应笑慰,遗风化雨润年年。
乙巳夏初母亲节之际匆匆泣笔于兰陵故里


七律·兰陵风雨夜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兰陵数日总相违,昼暖宵寒每自摧。
碎瓦穿窗惊客梦,残枝坠地悟天机。
且收浊浪归樽底,莫怨玄冥屡示威。
守得心灯明似昔,一襟霜雪化春衣。
七律·江湖悟道三章
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处事智慧
江湖久历眼初明,表象浮华惑本情。
谏语如风轻拂耳,识人鉴伪暗藏兵。
虚言且作闲棋落,伪饰权当险径行。
胸有慈航菩萨念,渡心方悟渡苍生。
其二·人性洞察
世事如棋局局新,浮华障目乱虚真。
甜言暗隐穿心刃,冷眼旁观省己身。
粉墨纵为台上戏,真诚原是世间珍。
梨园总有收锣日,笑看红尘几度春。
其三·修行境界
西行路险觅真经,舍却贪嗔步步轻。
邪念尽消菩萨现,妄心息灭金刚成。
胸藏锦绣人难测,身隐风尘意自平。
莫叹浮生多苦客,菩提树下悟枯荣。
七律·一键重返盛年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神工启秘焕新时,现代科技展睿奇。
对镜晨惊衰鬓改,观屏夜讶雪肤滋。
青丝乍返游云密,笑靥重开映月漪。
莫道耆翁难再少,一键重返盛年期。
七律·世界微笑日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薰风五月漾欢颜,眸映星河落碧川。
世路千般皆有暖,相逢一笑总成缘。
云涤铅华清泪在,雨收宿翳素心宽。
今朝且忘红尘事,独倚轩窗数远山。

江城子·谢成文战友赐玉并依韵酬和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松涛飒飒乱云飞,叩柴扉,对斜晖。
竹露沾襟,徐步踏丛归。
隐约忽闻谁弄笛,声断续,入帘帏。
戎装早卸剑蒙灰,笔锋钝,墨痕微。
故里琅琊,沧海变难追。
纵使霜眉羞献拙,寻雅趣,且相随。
附沈成文战友原玉:
江城子·再寄沂蒙思義战友
文/沈成文(安徽巢湖)
榴花灼灼映斜晖,启南窗,望星垂。
荷风盈袖,独步觅芳菲。
醉里忽闻何处笛,声呜咽,入空帷。
戎装虽卸剑魂归,墨痕新,紫云飞。
沂蒙长啸,椽笔走风雷。
纵使霜丝酬故土,斟北斗,再倾杯。

七律·古稀吟(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一、感怀
青衫几度染秋光,犹抱童心阅沧桑。
蝶影曾迷花下醉,松涛每伴月边狂。
剑尘已掩边关远,梅魄犹存雪色香。
欲剪晚霞成锦句,与君百岁共飞觞。
二、回眸
客旅七旬染鬓霜,匣中霜刃忆豪光。
曾凌天岳分雪色,更泛琼波枕月朗。
剑气渐消云霭淡,诗情犹伴桂枝香。
闲斟绿茗烟霞暖,静听松涛煮岁长。
三、闲趣
霞绡半卷照书堂,雏凤嘤咛绕画廊。
偶与糟糠调锦瑟,时同稚子斗诗章。
拈来红叶题新句,闲数青山对夕阳。
欲借陶家舟一叶,烟波深处钓沧浪。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