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你了(随笔)
刘方
时光的沙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转眼间,您离开我们已有六个春秋。今天是母亲节,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妈妈,我想你了。
还记得六年前的重阳节,那是您的九十岁生日。我们一大家子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地为您庆生。您坐在正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我们为您准备了精美的蛋糕,唱着生日歌,那一刻,仿佛时间都为您而静止。您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念叨着“好,好,大家都好” 。谁能想到,就在生日的第二天,您竟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没有一丝痛苦,仿佛只是沉沉地睡去,可这一睡,就再也没能醒来。
您一生节俭,对自己近乎苛刻。身上的衣服穿旧了、破了,也舍不得买新布做件衣裳,总是缝缝补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用在您身上再合适不过。家里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可您却从未有过怨言。但对我们,您却从不吝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可只要我们想要什么,您总是想尽办法满足。记得有一次,我特别想要一本小人书,您二话不说,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走了好几里路,到镇上的书店给我买了回来。看着我捧着小人书开心的样子,您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您的宽容,在邻里间是出了名的。在农村,自留地纠纷时有发生。隔壁邻居总是在两家自留地的连接处挖深沟,久而久之,我们家的自留地土就会塌陷,面积也被他们家一点一点地侵占。面对这样的情况,您却总是说“远亲不如近邻”,从不与人计较,也不让我们去理论。您常说:“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您的影响下,我们家与邻居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和睦。有时邻居们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主动和我们家示好。您用自己的宽容,换来了邻里间的和谐,也教会了我们做人要大度。
虽然您一字不识,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是奶奶给取的,用两家的姓,中间加个“小”字,但您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您却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总是告诫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跳出“农门”。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忙完家里的农活,又去做零工,省吃俭用,只为给我们凑够学费。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您忙碌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总能看到您为我们缝补衣服的样子。在您的教育和鼓励下,我们兄妹四人不负期望,先后走出了农村,在不同的城市里安了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可您却从未向我们炫耀过这些,只是默默地为我们感到高兴。
在挣工分的年代,为了多挣点工分,改善家里的生活,您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挑水、砍柴、犁地,这些本该是男人干的活,您都不在话下。常年的劳累,让您的双腿变形弯曲,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可您却从不喊疼喊累。后来,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您和父亲进了城。本以为您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每到春节,您还是闲不下来。您总说我们工作忙,没时间准备年货,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灌香肠、腌咸鱼咸肉、亲手做肉圆,每一样都饱含着您对我们的爱。做好后,您还会仔细地分成四份,让我们每家各拿一份。看着我们带着年货开心地离开,您的脸上满是幸福。
妈妈,如今我也为人父母,才更加懂得您当年的艰辛与不易。每当看到和您年龄相仿的老人,我的心里就会泛起一阵酸楚,多希望您还在我身边,让我能再为您尽尽孝心。我想再陪您聊聊天,听您讲讲过去的故事;我想再吃一口您亲手做的饭菜,尝尝那熟悉的味道;我想再牵着您的手,陪您在公园里散散步。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成为奢望。
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多想亲口对您说一声“妈妈,节日快乐”,多想看到您脸上那温暖的笑容。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我的思念也越来越浓。妈妈,我想你了,真的好想你。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没有病痛,没有烦恼,只有幸福和快乐相伴。

简介:刘方,男,笔名,糊涂一郎,江苏淮安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各类文学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