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岁月
文/伊凡
在记忆的长河中,母亲的身影永远是最温暖的存在。她生于平凡,却用一生书写着不平凡的母爱篇章,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子过得清苦,缺衣少食是常态。家中的面食总是少得可怜,可母亲却舍不得吃一口,全都留给我们姐弟几个。每当我们捧着粗糙却珍贵的面食大快朵颐时,母亲总是笑着看着我们,自己则默默拿起野菜充饥。那野菜的苦涩,她咽下的不仅是生活的艰辛,更是对子女满满的爱。
三岁那年,我不幸生病,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疾病如同阴霾笼罩着全家。母亲没有丝毫犹豫,每天抱着我徒步前往五里外的村庄针灸。春去秋来,风雨无阻,三个月的时光,她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对我生命的守护。她的臂弯是我最安全的港湾,每一步的颠簸,都化作了治愈病痛的力量。
时光流转,我们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在那个很多家庭因经济困难放弃孩子学业的年代,母亲却坚定地和父亲商量:“再难也要让孩子们读书。”为了凑齐学费,她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着我们的未来。在她的坚持下,我们得以走进学堂,开启知识的大门。
成家的时刻,是人生的重要节点,母亲又开始为我们姐弟的嫁妆奔波。她平日里省吃俭用,一分一毫地积攒,只为了让我们风风光光地开始新的生活。那些一针一线缝制的被褥,那些精心挑选的物件,都饱含着她对我们深深的牵挂与祝福。
母亲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一位孝顺的儿媳。她对奶奶始终敬重有加,从未和奶奶红过脸。在日常生活中,她悉心照料奶奶的饮食起居,耐心倾听奶奶的唠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道,成为我们姐弟学习的榜样。对待邻里,她也总是热情友善,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帮忙,在她的影响下,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充满温情。
母亲不识字,却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她常说:“做人要厚道,要懂得感恩。”在生活的点滴中,她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善良、勤劳、孝顺与坚韧。她用平凡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标杆。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谆谆教诲,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她的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她的精神,如同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每当想起母亲,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激,这份爱,将永远陪伴着我,温暖着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