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日十一节
(十一月十一,悔过行善缘)
路边
十一月仲冬,宜兴有“仲冬省年过,面壁向太一”的说法,所以仲冬十一日便是年度总结日。年度总结为什么不放在年终?因为腊月要忙着腊祭,要忙着驱年邪,还是仲冬宽畅定模定心,所以仲冬也叫畅月。我们现在一提起总结就是摆功劳,取得了多少多少成就,古人却是省过,省过就是反思,就是检讨,就是改邪归正。你犯的错别以为没人知道,头顶三尺有神灵,天知地知。古代最大的神是太一,他管理着宇宙万物,太一无处不在,所以省过就要心无旁骛面向壁。
省过最典型的事例是“吾日三省吾身”,历代津津乐道。孔子的学生曾参很优秀,同学问是如何做到的,他说自己每天都要反思多次,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别人交往是否诚信?老师教的道理是否弄懂?在我们宜兴,历史上第一个伟大人物周处便是因省过诞生的,所以说省过出人才。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周处年轻时有些霸道,危害乡里,与南山虎荆溪蛟并称三害,后来省过悔悟,终成人杰。周处是不是在省过日幡然而悟的,正史没有记载。但省过在宜兴遂成良习,所以宜兴人才辈出。宜兴出过十个宰相,官声最大是徐溥,徐溥积豆改错也是流芳佳话。史载徐溥少年时有两个瓶子,分别装黄豆和黑豆,每天晚上回忆自己当天的言行,有善行善语就投一粒黄豆,说了错话做了错事就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后来不断反省不断改过,终于将黑豆比成微不足道。
一个人犯点错危害还不大,一个领导犯错危害就大了,相传成汤长孙太甲即位,暴政不恤,人民受害。后来被老臣伊尹送到汤墓所在地桐宫思过,这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三年桐宮悔过,终于脱胎换骨,最后成为一代明君。后来不仅君皇,就是官员上任,也要告知当地城隍神,而且去职要思过,明代形成习俗。昆剧《十五贯》有一场“梦警”戏,说况钟新知苏州,向城隍报到,焚香致礼贡牲口,念念有词:“神明在上,况钟特膺帝简,分任黄堂。当今三宿日期,敢与神约,从今日始,况钟或受一钱,或徇一私,神祉夺予算,褫魄使阳诛,犹如此血。”新中国成立后,把“梦警”当迷信戏删除了,却不知这不是文学是历史。明代宜兴知县刘永基,任职仅数月却颇有政绩,离任时也要到城隍庙告神思过,宜兴百姓希望他再来在城隍庙后花园建望来亭纪念,为官清正的东林名士史孟麟为他写了《望来亭记》。
也许儒士省过不定日,而是要“吾日三省吾身”,但后来道释两家却是把省过节定在了华历十一月十一日。道家说这天是太一天尊生日,太一是神,何来生日?不过是人定而已,就是要我们记住“头顶三尺有神灵”。东晋时,汉传佛学出了一个继往开来的巨匠大师叫道安。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曾说“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这一人便是指道安。《高僧传》卷五说:“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诸法。”道安倡导了汉传佛教悔罪仪礼,后世佛寺便将这天定为忏悔节,纷纷举行弥陀忏法会。
今天重提省过重提忏悔,很有必要,破除迷信把神灵敬畏破了,结果某些人更解放,经商把诚信丢了,为官把廉洁忘了,地沟油毒奶粉等害人食品常有出笼,政府反贪更是任重道远。我们宜兴人要传承周处省过、徐溥积豆的优良习俗,年年过十一月十一日的省过节或忏悔节,悔昨日之过,行明日之善,共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天地。
2014年4月 宜城龙背山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