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饕天地三则》之一
吃在广东,吃在湛江(上)
文/龚如仲(Ralph)
因为生意上的需要,我在中国出差走得最勤的地方是广东,而广东省的广州或湛江几乎是我每次广东之行的必访城市。多年来与广东人的频繁接触,耳濡目染,我对他们的生活习惯了解甚多,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广东人的饮食文化。
广东人最喜欢的事情是吃,吃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也许与中国人的“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有关。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其饮食文化而享誉世界的国家,中国人的烹调技艺门派众多、博大精深。但其中尤以粤、川、苏、鲁这四大菜系最负盛名,但我个人认为,在这粤、川、苏、鲁四大菜系中,以广东为主的粤菜应该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我个人就是粤菜的忠实“粉丝”。
老广们堪称是中国最敢吃的中国人。民间有一传言,曰:“广东人除了两条腿的不吃人,四条腿的不吃板凳,其它的统统都吃”。也许,此言有点儿夸张,但广东人在吃字上的勇气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广东人喜好由蛇、猫清蒸的《龙虎斗》,或是由蛇、猫、鸡共煮的《龙虎凤》,再或者就是誉为香肉之狗肉了。当然,在老广的心目中,穿山甲和果子狸也是大受欢迎的美食。据我所知,广州的七彩蛇丝、清炖禾虫,深圳的椒盐蛇段、香煎乳鸽和湛江辖下雷州的白切狗肉都深受人们的青睐。
人们都说“食在广州”,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爱的还是湛江美食。湛江位于广东西部,是一个濒临南海的美丽城市。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湛江的生猛海鲜是极其出名的。无论是烤生蚝、煎白鲳、焗勒鱼,还是蒸石斑、白灼虾、腌泥丁,都是湛江人的所爱。然而,我最喜欢的湛江美味却是农家的走地鸡和生活在近海的沙虫。
湛江人从不吃冰鲜食品,只享用活杀即食的鸡鸭鱼肉。湛江鸡闻名广东及全国。这些散养在田野里、农舍边的走地鸡个头不大,但肉质鲜嫩、香气醇厚,是酒楼食肆的招牌佳肴。只要出差湛江,我第一选择的美味不是白斩鸡,就是豉油鸡,而盐焗鸡或清水鸡也是我常常问津的主菜。
除了走地鸡,我非常喜爱的海鲜是湛江的沙虫。沙虫对海水的选择极为挑剔,只有洁净的海水区域才能使其存活。沙虫形同蚯蚓,如小拇指般粗细。湛江人烹调沙虫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配以蒜蓉、粉丝来清蒸,另一做法是用来煲汤。沙虫煮熟后白而嫩,人口脆而极其鲜美,富含蛋白质,是人间不可多得的佳品。可惜,不少外地人对它望而生畏、不敢品尝。
除了海鲜、家禽、猪羊牛肉等正餐大菜外,广东人的早茶也极有特色,我在此必须一提。
住酒店时,早餐是必不可少的。天亮后不久,酒店的餐厅就开始营业了。来到餐厅后,就见食客如云、人声沸腾。如果运气欠佳,您找不到单独的座位,那就不得不与别的吃客拼桌了。早茶的食品极为丰富,仅点心类就有芋头糕、马蹄糕、萝卜糕,炸尖堆、炸咸角、炸油条,莲蓉包、叉烧包、豆沙包等多种。
但我个人认为,湛江最具特色的美点还应该是一种被当地人发音为“呀”的年糕,而湛江人戏称其为“海味月饼”。制作此美点时,以糯米粉为主料,用绿色的田野艾草汁和植物油调和,内馅配以鲜椰丝、碎花生、瓜子仁、白芝麻和棉白糖。蒸好后的“呀”显暗绿色,绵软香甜,异常可口。据说,湛江人只有在农历新年时才有机会吃到“呀”。出于好奇, 我问过湛江人此字如何写法?他们告诉我说:“此字左边一个‘米’字,右边一个‘乙’字”, 但可惜,我在字典上查不到这个湛江人专用的汉字。但是,您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呀”,因为以湛江老金钩牌为代表的“呀”已经被选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早茶的食品规矩是很细的,“点心记录卡”上清楚地列明小点、中点、大点、特点、顶点,超点、佳点、美点等九个级别,不同级别的点心,其价格当然不同,很有意思。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