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征途赋》
——白银一中师生远足速写
文/苏志文
序
乙巳暮春,陇原风静。白银一中二千学子,踏沙尘初霁之晨,负青衿凌云之志,循金沟殷红慢道,向水川湿地而行。此去四十六里,非为观花赏柳,实乃以足丈量天地,以汗淬炼精魂。昔有屈子“路漫漫其修远”,今见少年“步铿锵而志坚”,且看此番征途,如何将课本之墨香,化作山川之诗行。
山河为卷·步履成诗
铜城南望,黄河如练。水川湿地,春雪覆南山之巅,恍若太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千年谶语;沙尘方歇,柏油路蜿蜒若带,恰似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注脚。
蓝衣少年列阵,如长龙游弋黄土高坡。发髻飘若芦花,衣角猎似旌旗。或诵《少年中国说》以振士气——“少年强则国强”,声震牧野;或歌《沁园春》以壮行色——“恰同学少年”,韵和长风。
忽见队伍中一胖硕男生,汗透重衫,步履蹒跚。同窗争相搀扶,或分其行囊,或递以温水。此景恰如《论语》所言“朋友切切偲偲”,更似《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烟火人间·野趣天成
及至湿地,云移雾散。管委会划地为营,少年垒石成灶。辣面红唇,孜然炙肉,烟火气中藏《齐民要术》之智慧;果香漫野,薯片酥脆,谈笑间见《东京梦华录》之欢腾。
有女生以草籽缀衣,拼作星月图案,戏称“此乃北斗导航,导我归途不迷”;男生拾枯枝为箸,笑言“此物可比商周青铜,尽显古朴风流”。忽闻某班惊呼,原是烤肠坠火,焦香四溢,众人戏曰:“此乃燔祭天地,祈我月考高分!”
风雪砺志·文脉淬魂
南山雪气凛冽,扑面相迎。少女颊染彤云,少年眉凝冰晶。然舞台之上,笙歌正酣:有仿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改词为“奔走,奔走,踏破卌里尘雾”;有拟《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新赋作“辣香共炭烟一色”。更见数生排演《雷雨》片段,周朴园之伪善、蘩漪之叛逆,于旷野中竟生荒诞喜剧之效。
忽有师长持手机直播,弹幕飞驰如箭:“此间少年,可比魏晋名士!”“求同款烤土豆秘方!”学生笑对镜头,举串高呼:“关注点赞,月考保过!”
薪火相传·教育新章
溯该校六十七载春秋,恰如一部微缩《资治通鉴》:
1958年建校,如商鞅变法,破旧立新;2001年评示范,似贞观之治,气象峥嵘。今有数学奥赛夺魁者,可比张衡演算乾坤;移动多媒体教室,堪追毕昇活字传奇。
此番远足,更见教育之匠心:四十六里路,暗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哲思;风雪野炊,恰应王阳明“事上磨练”之真谛。昔有孔子周游列国,今有一中徒步湿地,时空虽异,其道一也。
归去来兮·青春不散
日暮返程,大巴列阵。车窗内外,光景殊异: 车内少年酣睡,头枕《五年高考》而梦呓三角函数;窗外黄河奔流,浪涌《二十四史》而沉吟古今兴亡。有女生忽举蓝牙音箱,放《将进酒》摇滚版,满车击节而和:“君不见,卷子作业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长笑而不语,暗思此景:较之《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更添数字时代之诙谐;比之《兰亭集序》“畅叙幽情”,尤多新世代之不羁。
征途未有穷期
归校时分,霓虹初上。校门口电子屏滚动金句:“今日你踏四万四千步痕,叠作珠峰攀援两度半;燃七千余克脂膏,尽化作青春燃料;四百米环道百又七匝,皆铸少年筋骨”。
遥想《论语》载曾皙之志——“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等教育理想,竟在陇原黄土高原,被一群蓝衣少年以辣串与雪风诠释得淋漓尽致。今日四十六里,不过人生一瞬;然少年心性,已如黄河之波涛,经春风升温,终将奔涌成海。
诗 曰
雪压南山气未沉,蓝衣列阵出庠门。
炭烟漫煮青春味,辣泪酣歌赤子魂。
四十六里皆试卷,三千世界尽书痕。
归来莫问登科事,且看黄河日夜奔。
2025年5月9日晚于白银山南小区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视频截图)


作者简介:苏志文,网名东风第一枝。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词研究会、甘肃诗词学会、白银市作协会员。《白银区志》水川史料撰稿人。其《〈西厢调〉小曲》为白银市获得国家级非遗“曲子戏”。《白银民间民俗文化集》责编。诗词歌赋散见《中国诗词》《甘肃诗词》《黄河诗阵》《兰州诗词》《凤凰网甘肃》《大西北网》《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华夏文明导报(白银周刊)》《商海诗潮》《中华诗赋集锦》《文化网诗词》《力军文学》《神州文学家园》《白银文学》《人文白银》《炎黄文学》《白银日报》《黄河文艺微刊》《全国百家经典》《青城诗词》等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及网络平台。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