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七杰】系列(第375集)之人旅篇
【桃林七杰】【冯杰题:安放处】冯杰:诗人,作家,文人画家。
【宇宙红阳】
【怎样开起幸福人生之旅】
文•全美娥 【原创】
幸福的悖论:在追寻中遗失,在放下时获得。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头,你睁开眼睛,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是对崭新一天的期待,还是对繁琐事务的厌烦?我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物质前所未有的丰富,科技让生活无比便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笑脸和成功故事,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感到不满足、不快乐?幸福似乎成为现代人最渴望却又最难以捉摸的追求。我们不断追寻幸福,却在这个过程中与幸福擦肩而过。真正的幸福人生,或许需要我们首先放下对幸福的执着追寻。
当代社会对幸福的定义往往流于表面——高薪工作、豪华住宅、完美伴侣、异国旅行、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数量。广告和影视作品不断强化这些幸福符号,让我们误以为只要拥有这些,幸福就会自动降临。但这种外在导向的幸福观存在根本缺陷:它将幸福条件化,使其成为某种未来可能达到的状态,而非当下可以体验的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物质财富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有限,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收入的增加几乎不再提升幸福感。我们追逐的海市蜃楼,不过是消费主义精心设计的幻象。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快乐不是增加我们拥有的,而是减少我们欲望的。"这一洞见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当我们审视那些真正感到满足的人,会发现他们往往具备一项共同特质:知足。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切,而是因为他们满足于所拥有的。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人心常足,常足则常乐。"知足不是放弃追求,而是从"不足"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清晰的眼光看待自己真实的需要。一个年薪百万的高管可能因为同事赚得更多而痛苦,而一位收入微薄的园丁可能因为看到自己种植的花朵绽放而满心欢喜——区别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看待所拥有的。
幸福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状态,它不依赖于外部环境,而取决于我们如何诠释和回应这些环境。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的极端环境中发现:"人可以被剥夺一切,除了一样东西:人类最后的自由——在任何给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的方式。"培养内在幸福感需要我们从关注外在成就转向培育内在品质:感恩、慈悲、专注、接纳。每天花几分钟记录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而不求回报;全神贯注地品味一杯茶或一次散步;接纳不完美和失败作为人生自然的部分。这些看似简单的实践,却能重塑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
人际关系是幸福最可靠的预测指标之一,这已被无数研究证实。哈佛大学长达75年的"成人发展研究"得出结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更快乐和健康。"但现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连接悖论"——我们前所未有地互联,却又前所未有地孤独。虚拟社交不能替代面对面的真实互动,点赞和评论无法满足人类对深度连接的内在需求。投资于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不需要宏大举动,而是日常的小坚持:放下手机与家人共进晚餐;记住朋友的生日并送上真诚祝福;在同事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对陌生人保持善意。这些微小的连接时刻,构成了幸福人生的隐形骨架。
幸福无法被直接追求,它总是作为有意义生活的副产品出现。当我们将注意力从"如何让自己幸福"转向"如何让生命有意义"时,幸福反而会不期而至。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可以忍受任何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为什么"——无论是养育孩子、创作艺术、服务社会、探索真理还是精进技艺——并为之投入,我们就能在过程中体验到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所说的"心流"状态:完全沉浸于当下活动,忘记时间和自我的存在。这种忘我的专注,恰是幸福最纯粹的形态。
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不在遥远的未来或他处,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每一个平凡的当下。停止将幸福视为需要攀登的山峰,而开始将其视为行走的方式。减少对"更多"的渴望,增加对"已有"的欣赏;放下完美主义的重担,拾起真实生活的轻盈;超越孤立的自恋,投入相互支持的社群;停止盲目追逐,开始有意识地生活。正如禅宗所言:"劈柴担水,无非妙道。"在最普通的日常中,蕴含着最深沉的喜悦。
幸福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本身;不是奖杯,而是游戏的过程;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面对问题的态度。当我们停止执着地追寻幸福,反而可能发现它一直就在这里——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在一通真诚的电话里,在手头工作的专注时刻,在对生活说"是"的勇气中。开启幸福人生,不过是以觉醒的方式活在此时此地,在有限中看见无限,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2025年4月27号草
【作者简介】
红阳,原名全美娥,女,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七曱坪镇人,汉族,中共党员,基层离村干部,宇宙红阳文学社社长,诗词楼阁金牌特邀作家,都市头条编辑,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会员,在很多平台发表过代表作,诗词,散文,曾获奖多次,现写有很多诗,词,散文,留有备用。笔耕不辍,勤学苦练。
【桃林七杰】主持人 憨秄
●主持人简介
憨秄,中国作家,著名散文家,桂冠诗人,老子研究专家。原名李顺生,笔名九方华,李德,微名庶云儿,玄宁,紫龙,河南辉县人,1953年生,汉语言文学大专毕业。辉县市供销社经济师,高级政工师资格,主要研究方向,老子研究。现系郑州大学客座教授,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员,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发表较多作品,诗文作品选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经典》《百年散文名家》《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伴悦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华语作家海外大学生读本》《中学生中英文阅读》等,发行至中、美、英、澳、日、新西兰、西班牙、印尼等,40多次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人民日报出版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作家杂志社等获得世界最美诗歌奖、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一等奖、金奖、桂冠诗人、诗词大师等。出版《中國老子》《无名爱恋》《我的投稿秘笈》《“桃林七杰”诗文集》《庶人淘金》《道可道非》等著作;其中有两种已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事迹见《辉县市教育人物誌》。
(刊讫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永威•五月花城)
【墨海文香】社长:笔墨书香
【编委成员】
夏森然、刘毅凤、李树林、张文彪、梅耀南、林国明、飘逸、安然、谢英俊、斯汉均、杜军峰、杨长荣、杨忠科、郭申虎、陈忟怡、文广宇、刘华亮、李天祥、邢子墨、胡中原、郑可儿
【书画栏目组】
以下均为(当代书法家)篆书顾问:段金祥(赤峰市)行草顾问:王福元(赤峰市)行楷顾问:戴国强(赤峰)隶书顾问:孟新民(天津市 )甲骨文顾问:杨洪清(湖北省)行书顾问:黎荣材(广东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