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咩
于 游

直至今日,在我心中,小咩依旧是一个“全能型家长”。
小咩,是我对妈妈的昵称,因为我属羊,妈妈喜欢小羊羔。
初中课堂上,老师曾讲过:十几岁的孩子大多会进入青春叛逆期,无论从前多么乖巧听话,在此阶段,都会因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产生距离感甚至反感,眼中父母已不再是万事皆通的权威形象 ,思想观念、兴趣爱好也变得相当落伍。反观自己,倒是无所不懂、什么都会,走在“时尚”前沿。绝大部分人只有在成年后,历经生活的酸甜苦辣,才会从理解的角度重新敬重父母。然而,也有少部分人坚持认为“家长已被时代淘汰,永远不懂身处潮流中的自己”,并执此观点直到与父母永别。
但我在初高中阶段从没有此类感受。大学之前,小咩在我心里一直是无所不能。那些年要上晚自习,别的同学只能吃学校食堂或者外面买的饭菜,而我每天都能拎着沉甸甸的保温饭盒到学校,吃到小咩中午就为我准备好的色香味俱全、营养均衡的晚饭。我总在晚饭时间收获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大家围过来,一边夸赞饭菜看起来馋人,一边好奇:你妈妈不是有工作吗?上班那么忙咋还有时间给你准备好吃的?那一刻,我心里嘚瑟得不行:因为我小咩做饭又快又好吃,中午短短半个小时就能炒出两道好吃的菜!让我吃一半带一半。
在学校和社会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小咩也是我的专业指导教师。写初稿前,她教我要学会打腹稿,整理出写作思路,也可口述和她交流观点。初稿完成后,她会在语文老师帮我修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逐字逐句地指导我完善。最关键的是,她总能帮我把文章“拔高”,紧扣征文主题。在小咩的协助下,每一次的征文比赛,我都能得到不错的奖项。
小咩还具备摄影才华。记得初中时学校组织“庆祝教师节”的主题摄影比赛,我想参加却毫无头绪。小咩知道后又帮我出谋划策。她先和我确定摄影主题是歌颂老师,然后带我到郊外取景,摄影对象是在花间采蜜的小蜜蜂。八月份的天气还比较炎热,我们在黄色的花丛边蹲守数量不多的蜜蜂,终于拍到一张清晰的蜜蜂采蜜照。不仅如此,照片拍完后,作品名称和文案解说也是小咩帮我把关。最后,我这幅摄影作品《孜孜不倦》,以勤劳的小蜜蜂来类比诲人不倦的老师,获得一等奖,让同学们和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原来我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还有如此特长。
生活和学习中,不论我有多少困惑,只要抛给小咩,她总能有理有据地解答。我俩人相依的日子,经济上并不宽裕,但她总能攒出一部分经费作为“旅游”专用。每次我们假期出游,无论是坐火车出远门去参观历史名胜,还是步行到周边农村欣赏乡间美景,小咩虽比不上导游有一套套的专业说辞,但针对景点景观的特色都能说上一二。我的很多人文地理知识都是在小咩的引导下积累起来的,也是她激发了我对这些知识的兴趣。以至于我高中学习文科地理、大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时,有更好的基础,轻松不少。
直到上了大学,青少年时期应有的逆反心理似乎才有苗头。到外地上大学后,一切都是新的。虽然我还是每天都与小咩打电话汇报一整天的见闻趣事、学到的知识、不愉快的经历,她也能与我聊很久,但我内心却有了“自满”的感觉,终于轮到我给小咩讲这么多她不知道的新鲜事儿了。就算有些问题她不再能帮我答疑解惑,我也并不感到失落,甚至还有点小得意,原来小咩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啊!
今年母亲节,在济南长清的家和小咩一起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他写到“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先生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原则,还有他的个性,无一不是受母亲的影响。老舍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位享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当真是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人”又“成才”。与老舍先生这样的名人相比,我只是一个平凡人,但成长过程中,所受到母亲的影响与教育确是一般无二。
而且,我比老舍先生更加幸运,因为我的小咩不仅识字,更是紧随我成长的脚步不断学习进步,始终在做我的良师益友。“成才”对我来说或许遥不可及,但以目前的基本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也可以勉强说是“成人”了吧,至少算没有辜负小咩的悉心教养。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小咩,祝她五十三周岁生日快乐!
(写于2018年母亲节)
作者简介:于游 (于尚游)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与母亲合著散文集《一把钥匙 两把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