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行拾玉之十四——扎达土林
8月11日,自霍尔启程,傍晚七点半,我们抵达巴尔。一路行来,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雪山巍峨耸立,与之遥遥相望的,是海拔7694米的那木拉力冰川,气势磅礴。两山之间,玛旁雍错圣湖与拉昂错鬼湖宛如两颗碧绿宝石,镶嵌其中。在澄澈的蓝天白云映衬下,雪山冰川的壮丽、圣湖鬼湖的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梦如幻。
原计划于巴尔露营,然而抵达后却发现,地面布满坚硬沙砾,竟无一处能顺利插入固定帐篷的钉子。彼时,狂风呼啸,冷雨骤降,恶劣的天气让露营计划难以实施。于是,我们果断改变行程,决定前往距巴尔112公里的札达县,去探寻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
离开巴尔时,已过晚上八点。记得途中翻越了三座海拔超5000米的大山,直至深夜11点多,才抵达札达县城。进城后,我们先后前往两家颇具名气的宾馆,却无奈因县城规模有限,或是游客众多,皆已客满。最终,我们只得入住邮电宾馆。邮电宾馆的条件着实欠佳,房间狭小逼仄,连同洗漱间面积不足七平米。室内设施简陋,除一台电视机外,毛巾、牙膏牙刷、洗发沐浴液乃至肥皂等基本用品一概全无,可房价却高达每间300元,且毫无商量余地。不过,一路的绝美风光稍稍冲淡了入住此宾馆的不快。大家自我调侃,权当是来札达县扶贫了。
来到札达,主要目的便是游览古格王朝遗址,它距县城不足二十公里。次日早餐过后,我们驾车出城,朝着遗址方向进发。出城两公里处,设有一个简易收费站,每人需缴纳200元方可通行,这着实令人扫兴。众人还担忧进入景区后还会有额外收费,一番商议后,决定放弃前往。
昨日夜间,我们沿巴达线赶路,四周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今日一出县城,独特的地貌便让我们惊叹不已。原来,昨晚我们便已置身于土林之中。据县城进出口的碑牌介绍,札达土林是当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为典型、保存最为完整、形态最为奇特且分布面积最大的由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地貌,已被国家划定为土林地质公园。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土林连绵不绝,气势恢宏,广袤无垠,透着一种凝重、庄严与肃穆。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似佛塔,庄严肃穆;有的如宝瓶,圆润精巧;有的像蒙古包,质朴敦厚;有的仿佛碉堡,坚固沉稳;有的恰似哥特式城堡,充满异域风情;还有的神似“秦俑”,古朴神秘。这些大自然“雕塑”而成的土林,有的雄伟挺拔,尽显阳刚之气;有的灵秀俊逸,宛如江南女子般温婉。每一座都各具风姿,独具魅力。
车行于巴扎线上,不仅土林令人仿佛置身于迷宫般的仙山琼阁,那丹霞地貌的山体色彩斑斓,奇异的雪山巍峨耸立,山前山后变幻莫测的蓝天白云,也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尽管此地最高峰海拔达5200多米,平均海拔4500多米,但我们早已将高原反应抛诸脑后,眼中唯有奇异的土林、奇美的雪峰、奇秀的丹霞地貌以及奇瑰的蓝天白云。一路前行,一路沉醉,一路尽情享受这大自然赐予的视觉盛宴。
当晚,我们留宿在狮泉河。闲暇之余,打开手机图库,再次欣赏扎达土林的绝美风光,不禁诗兴大发,连夜写下《扎达土林的歌》:
没有草,没有树,
一路上鲜见丝毫绿意,
但映入眼帘的皆是极致之美,
引得我们频频停车,
引得我们屡屡驻足。
那巧夺天工的雕琢,
那鬼斧神工的打磨,
一会儿幻化出富丽堂皇的宫殿,
转眼间又呈现出森严壁垒的碉楼。
忽而出现一派异国风情的哥特城堡,
刹那间又仿佛穿行在庄严的庙宇与佛塔之间。
说不尽的奇妙,
看不完的美景,
满眼的扑朔迷离,
满眼的森罗万象。
我们行进在日达线上,
我们沉醉在象泉河畔,
山上虽无树木,
亦难寻些许绿意,
但我们却仿若行进在一个童话世界。

2013年8月记,2020年5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