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阀”二代们,你们悠着点儿!
文|董惠安
本来没有“阀”二代这个词儿,大家熟知的有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等等。这些“二代”没有多少贬义。而这个“阀”二代的出现情况就不同了。按理说前两年江西出了一个周劼公子,在网络上公开发声炫富炫耀家族势力,让人从他的自拍视频中数出了令人瞠目的别墅、商铺、高价香烟、香茗,还有他坦言的“王侯将相就是有种乎”“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等等豪门言论,他还毫不掩饰地嘲弄那些寒窗苦读考上博士、硕士的、寒门子弟,有事儿还得求着他。他还炫耀他能经常省领导、市领导在一块儿吃饭、喝茶,而且也提前知道他的亲属被上级即将提拔的“内部消息”。牛掰吧!
尽管是这样,当时也没有出现“门阀”二代这个词儿。但是最近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由于董小姐被协和4+4医学博士培养模式培养成了“丑闻主角”的事情,让国人开始关注“阀”二代的问题了。
由于王辰院士、饶毅教授纷纷为董小姐站台,为协和4+4模式站台,让人感觉到从权贵到名流都开始为这些阀二代站台、捧场、撑腰,让人不能不认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势力圈子,这种圈子接近于东汉后期形成的门阀。进而由教育、医疗权威利用合法的权力形成了一种为“阀”二代贴身服务的体系,比如选择性的引进美国的所谓4+4医学博士培养模式,并冠之于创新、改革之名。
协和医院的4+4医学博士培养模式,“适合”哪个群体?这个模式又是如何选择所谓的“天才”苗子的呢?从未公开透明过。从目前已经暴露出来的有董小姐、韩小姐这样的官宦子女,或者是权贵子弟。这些人选的家庭背景显然不是官二代就是权贵二代。有人从协和4+4培养模式下出炉的148名天才生中随便扒拉出了几个人,个个的家庭背景都“贵”不忍睹,他们都迅速地销声匿迹了。与之相比,董袭莹小姐已经不算什么了,其中一位19岁考到协和,23岁当博士,之后还任教的所谓的天才少女,直接抖音账号连夜注销。有网友说不是这些“天才”们怕,而是他们身后的父母辈爷爷辈怕,怕公开展示在阳光下。
按理说,这些权贵子弟,你们享受了种种特权享受,享受了特殊的人才绿色通道。“成才”了、占据高位了,忍一忍,闷声发大财,闷声享受社会财富也就可以了,何必还要炫耀呢?和江西周劼公子一样,协和一位4+4的韩姓女博士,也要炫自己和院领导一起喝茶聊天,唯恐人不知她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贵族之女,这种炫耀终于引起了众怒,也暴露出了这个为门阀效力的学术体系的强大。
一些曾经令人敬畏的医学大佬、学术权威也露出了顶戴花翎之下的辫子。由于这些权威为这些“阀”二代们站台背书、评功摆好,所以说这种极度的不公平更加激起公愤,这不由地引发社会底层人士的种种联想,“黄巢”这样的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的名字,就从网络上蹦了出来。“门阀”“黄巢”这些恐怖名词好似从魔瓶中蹦出来的魔怪,说不出会生出什么事端。这是值得警惕的,值得深思的。
我想说一句,“阀”二代们,你们还是悠着点吧,我是爱你们的,羡慕嫉妒爱你们的,你们要警惕啊!
董惠安
2025.5.6
董惠安,男,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宝鸡。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7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00年以来在报刊发表大量针砭时弊之杂文,并公开发表历史政论专题片脚本《追寻盛唐雄风》、社会调查纪实《大创启示录——陕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现实与思考》、长篇小说《神泉》《斜谷》、以陈忠实生平为题材的20集广播剧《呦呦鹿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