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难:生命之书的深邃后章
编者按:
人口老龄化加剧,“老来难”问题愈发凸显,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深入探讨“老来难”的困境,剖析身体衰退、社会角色转变等难题,指出其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严重影响。同时,文章聚焦破局之道,展现老年人自我成长、社会协同助力及代际融合的积极态势,凸显经验传承与生命韧性彰显的深远意义。期待此文能引发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深入关注,携手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与温暖的友好环境,助力他们跨越“老来难”,畅享幸福晚年,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与延续。
老来难:生命之书的深邃后章
张庆明
“老来难”,这三字箴言,恰似岁月长河中的一块沉稳礁石,任凭时光波涛汹涌拍打,始终屹立,承载着世间万千老年人的酸甜苦辣与生命智慧,亦为我们洞悉老年生活真谛提供绝佳视角。
一、直面老来之难:困境的多维剖视
(一)身体的衰退挑战
1. 生理机能的衰老机制:人体细胞在岁月侵蚀下,宛如历经风雨的老木,逐渐失去往昔的生机与活力。细胞代谢减缓,犹如生锈的机器齿轮,运转不再顺畅。以大脑为例,神经元数量随年龄递减,突触连接松散,传递信号时有延迟,记忆便似从指间细沙,悄然溜走。曾健步如飞的双腿,肌肉纤维萎缩、关节软骨磨损,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似在与地心引力艰难博弈。慢性疾病趁虚而入,高血压如潜伏体内的“定时炸弹”,动脉血管壁逐渐硬化、变厚,血液奔涌受阻,心脏需耗费更大气力泵血;糖尿病则像一场甜蜜的“灾难”,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血糖居高不下,引发血管、神经病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体各器官被迫承受连带冲击。
2. 衰老对生活质量的深层影响:身体的衰老,宛如肆虐的狂风,无情地扫落生命之树的繁茂枝叶。日常活动受限,往昔轻而易举的爬楼、弯腰系鞋带,如今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大打折扣。社交活动受阻,因行动不便、听力视力减退,与亲友相聚、参与集体活动变得困难重重,孤独感如幽灵般如影随形,侵袭着老年人的心灵。心理层面,疾病与身体衰老带来的疼痛、不适,极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消极悲观的阴霾笼罩心头,让老年人对生活失去热情与憧憬,陷入无尽的循环低谷。
(二)社会角色的艰难转变
1. 职场到家庭的落差:曾经在职场上,老年人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怀揣着雄心壮志,昼夜操劳,为事业拼搏,为团队掌舵。退休的那一刻,宛如从激昂舞台骤然落幕,从核心聚光灯下走进幕后阴影。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戛然而止,充实忙碌被大把空白时间取代,曾经忙碌的会议室、紧张的项目讨论成了遥远回忆。在家庭里,角色的转变同样急遽,从为子女遮风挡雨的庇护者,到需子女关怀照料的被照护者,心理落差似万丈深渊。子女长大成人、奔赴远方,家庭不再有往昔的热闹喧嚣,饭菜从丰盛的满汉全席减为简单的二人餐,欢声笑语在空荡房间回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
2. 社会交往的边缘化:社会交往圈也似被按下了“快退键”,同事们的欢声笑语被新员工接替,旧日好友因各自生活忙碌或身体原因,相聚愈发稀少。社交网络逐渐萎缩,老年人成了边缘的节点,信息传递受阻,与时代发展脱节。在社区活动、公共事务中,也鲜有老年人的身影,他们的声音被年轻群体的喧嚣淹没,存在感日益稀薄。这种被边缘化的孤立感,让老年人仿佛置身孤岛,与外界隔绝,内心的失落与无助如潮水般汹涌。
二、破局老来之难:破茧成蝶的路径
(一)自我成长的主动突围
1. 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许多老年人深知“活到老,学到老”的深意,将学习当作攻克“老来难”的锐利武器。在老年大学,书法班里,他们手执毛笔,笔走龙蛇,在墨香中追寻艺术的灵动;绘画班上,他们手持画笔,在宣纸上绘出山水花鸟,用色彩诠释情感。他们还借助互联网,学习智能设备的使用,从简单地打电话、发短信,到熟练操作智能手机拍照、视频通话、线上购物,跨越数字鸿沟,拥抱科技生活。更有甚者,潜心钻研外语、历史文化等知识领域,拓宽视野,让心灵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智慧抵御衰老的侵蚀,于学习中重拾自信与活力。
2. 自我健康管理的积极践行:健康是攻克“老来难”的根基,老年人愈发重视自我健康管理。他们研读养生保健书籍,了解营养搭配,制定科学饮食计划,每日摄入均衡的蔬菜、水果、粗粮与优质蛋白;坚持适度运动,清晨在公园慢跑、打太极拳,傍晚散步、跳广场舞,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在运动中苏醒。定期体检成为他们的健康守则,密切关注身体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疾病,与医护人员携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积极态度守护健康防线,让身体在岁月长河中稳健前行。
(二)社会力量的协同助力
1. 社区关怀的全方位布局: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阵地,积极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根据老年人需求,建设无障碍设施,楼道加装扶手、单元门口设置坡道,让出行不再坎坷;组织多样兴趣小组,书法、绘画、戏曲、舞蹈等活动轮番上阵,为老年人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健康讲座,邀请专家科普养生知识;组织义诊活动,为老年人免费体检、送医送药上门。志愿者团队更是活跃在社区角落,上门陪老人聊天解闷、帮忙维修水电、清扫房屋,生活琐事难题一键解决,让老年人尽享家的温暖。
2. 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撑:政府在应对“老来难”问题上,肩负重任,积极作为。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金逐年稳步上调,为老年人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推进医保改革,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减轻医疗负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扶持老年产业,智能适老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智能语音陪伴机器人 24 小时不间断关怀,一键呼叫紧急救援设备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科技与养老深度融合,助力老年人畅享舒适晚年。
3. 代际融合的深度推进:家庭内部,亲情纽带愈发紧绷有力。子女领悟“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责任真谛,常伴父母身旁,耐心倾听往昔回忆,带老人出游看世界,让亲情在陪伴中升温;长辈也努力融入子女生活,帮忙照顾孙辈,用经验守护晚辈成长,以智慧为家庭排忧解难。社会层面,学校邀请老人进课堂讲述历史、传承文化,孩子与老人共学共进;社区举办代际运动会、文艺汇演,老少携手合作,在欢声笑语里打破年龄隔阂,双向奔赴的爱与尊重,化作攻克“老来难”的磅礴力量。
三、老来难后的深远意义:生命价值的升华
(一)经验智慧的传承发扬
1. 职场经验的薪火相传:老年人历经岁月沉淀,头脑里藏着取之不尽的“职场宝藏”。在企业,退休高管受邀回厂,为年轻团队分享战略眼光、管理经验。他们讲述如何在市场波谲云诡中精准定位,如何在团队管理中凝聚人心,助力企业规避风险、开拓市场。在项目攻坚时刻,老员工凭借丰富经验,指出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年轻一代照亮前行之路。年轻人得其指点,似站在巨人肩膀眺望远方,少走弯路,茁壮成长,这是“老来难”背后,生命对后辈的职业馈赠,是对社会经验传承的无声礼赞。
2. 生活智慧的启迪后人:在生活中,老年人更是人生的“智者”。他们向子女、孙辈传授为人处世的智慧,讲述如何在家庭中维系和睦关系,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心态。在社区,他们调解邻里矛盾,凭借人情世故的洞察力,化解纠纷,让社区和谐安宁。这些生活智慧,如同涓涓细流,润泽后辈心灵,塑造着年轻人健全的人格与价值观,让生命在传承中延续价值。
(二)生命韧性的人性彰显
1. 困境中的坚韧不拔:直面“老来难”,老年人身上展现出的人性光辉,堪称生命典范。病榻之上,与病魔顽强抗争,积极配合治疗,每一次治疗都是一场生死搏斗,每一次康复训练都是对意志的磨砺,但他们用坚韧毅力诠释生存渴望。如身患癌症的老人,在化疗的痛苦折磨下,仍保持乐观心态,鼓励病友、陪伴家人,用生命诠释坚韧。
2. 乐观豁达的生命态度:困境之中,他们乐观豁达,把晚年生活比作“第二春”。于公园慢跑,面带微笑感受晨风拂面;广场舞动,用舞姿书写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笑对生活风霜,用乐观驱散阴霾,让生命在困境里重塑价值,让“老来难”成为生命成长的阶梯,想必这就是“老来难”最振奋人心的注脚。
“老来难”,不是生命的黯淡休止符,而是激昂奋进的节拍器。老年人凭借自我觉醒、社会托举、亲情联结,跨越重重难关,在岁月尽头绽放别样生命花朵。这旅程还在继续,未来,随着科技、社会全方位进步,“老来难”之困定能持续疏解,老年生活必将迈向更开阔、更灿烂的天地,每一枚老年灵魂,都将在这缕斜阳里,续写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将生命赞歌唱响每个角落。
老来难,生命歌
形体渐衰心未休,岁月如刀刻暮愁。
往昔奔波成旧忆,而今闲适度残秋。
社区暖手扶桑梓,政策贴心暖晚流。
跨越数字新障碍,银龄世界亦风流。
代际相携消隔阂,亲情如酒韵长留。
传承智慧添光热,生命之花绽不收。
张庆明,泰安市政协原副主席,泰安市一级巡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