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田埂上(外三首)
武汉:张维清
晚风吹拂,稻花香不辞千里
我静坐在田埂上
看多情的黄土,入了秋播的梦
对岸的芦花,还在风中摇晃
似乎在喊我的乳名
像曾经离殇的雪花,挥断了冬恋
我是缀在田埂上的一颗花䃼丁
村庄的灯火打开了窗棂
田边的八哥,磨墨,等回了收工的夜色
闻到久违泥土的沁香
仿佛看到了父亲挑起秧子
山歌从悠悠的扁担中走来
看到田畈端出金黄的稻花
那些田埂编织的网片,粘住了旧时光
吹响七孔的笛,牧童反坐在牛背上
深一脚,浅一脚,踩痛了晚归的黄昏
从旷野背回的干粮,麻雀们
夕阳里,如一粒粒小逗号
消失,清晰,清晰,消失……
牧羊人
武汉:张维清
挤在白花花的水路上
仿佛父亲放养的那条河
领羊人,那是放牧的父亲,头扎白巾
挥着长鞭,抽痛了清风
坡草青青,高山流水
是谁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那是白云下的雪吗!那是皑白留的白吗!
宛如开在山坡上的白莲
那些割去的青草,疯长比春天还快
天空倒挂的胡须,被风捋出牧羊的故事
一声不吭,羊子啃薄了黄昏
而那只陌生的羊儿,忽近忽远
用眼神打量着我的身份
父亲的牧歌高亢,激昂,落进羊子的心里
羊儿走在窄窄的鞭影里
摇响铃铛,我把它听成了山那边,姑娘的牧羊曲。
深情汩罗江
武汉:张维清
粽子,多像坐在汩罗江边的一座座小山
拨开,露出江南的水乡
粽子串起,做成风铃,挂在汩罗江的窗口上
摇响,听到那是端午的呼唤
我放飞的那盏心灯,至少河流不感到那么慌张
照亮屈原回家的路
我种的几行白菊,泪洒江河
如杏花村的雨水,绕着青山乱飞
如果把那条流水扶起来,就是一块石碑
刻满离骚,九歌悲壮的笺词
如果把汩罗江搓成纤夫的绳
也拉不直屈原肩梁上那个沉重的问号
汩罗江的宽,宽不过屈子的悲愤和憎恨
汩罗江的长,长不过夫君的胸襟和若谷
汩罗江的水,浊洗了千年,也洗不清屈原的冤屈
壮志未酬,谁说他一走了之
在水乡,上下求索的楚辞,依然豪迈,,豪壮和豪情
在华夏的大地上,如一粒粒粽子,飘香
在水国,与龙王饮酒高歌,悲泪成河
一个华丽的转身,抱走石头
可苦了一个伤心的汩罗江
一千条河不肯相交,一万条江不与往来。
再见老屋
武汉:张维清
沦在野草中,或蛐鸣里
黄昏也扶不起老屋,一声长叹
喜鹊站在门前的树上,喳喳,似乎喊回母亲
立在瓦楞高处的麻雀,风翻读记忆的羽毛
侧过身去,眺望父亲背回柴扉的那条路
花里胡哨的时光,粘在斑驳的泥墙上
自顾自怜的梨花,像谁的眼泪在飞
只是家乡的小白杨,守望着老家
八卦的蜘蛛网,等着我的跪拜
滴穿的石洞,装满了我的乡愁
绕梁的燕窝,掏空了呢喃
炊烟没了,狗吠没了
孤零零的老屋,守着孤独和冷清
月光看守,彻彻底底做了老屋的仆人
草帽,锄头,犁铧在屋角堆放
这是老家全部的家当
哦,忘了,还有一只野花猫在屋后晃荡
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