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桑植县城出发,不到半小时就来到位于洪家关村的贺龙故居。这里风景优美,玉泉河水潺潺,古木青松苍翠,建筑庄重肃穆,一种敬仰缅怀之情,在人们心中油然而生。
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子,它和湘西老百姓常住的民居没有什么两样,木架,毛瓦,平房,像憨厚本分的湘西老农一样沉静稳重,默默地屹立在那里。
这是一座伟岸高大的房子,这里诞生了共和国元帅贺龙同志,这里曾经生活过贺仕道、贺英、贺满姑、贺文掌等6位革命烈士,随时随地都闪耀着红彤彤的璀璨光辉。
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房子,被捣毁,再重建;被焚烧,再重建。在风雨如磐的伟大革命斗争中,它不屈不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火与血锤炼中,锻造出了一种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
故居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原是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后为贺龙的父亲贺仕道所继承。贺龙和他的姐姐、妹妹、弟弟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贺龙走上革命道路后,家人们前赴后继紧紧追随,义无反顾冲锋陷阵,直至献出宝贵生命。
旧居门前还有一座风雨桥,建于1916年,贺龙成名后改称为“贺龙桥”。该桥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富有湘西民族特色。为了讴歌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祭奠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无数先烈,附近还建有贺龙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供人们瞻仰。
据史料记载,贺龙家老房子第一次被烧应该是在1917年,此时贺龙正率领湘西护国军第一梯团第二营进行讨袁战争。在军阀官僚政客们的明争暗斗中,部队被缴械吞并,贺龙侥幸逃脱返回桑植。他再次奉命发动武装斗争,参加护法军。在各种势力交叉威逼的夹缝中发展,有时候连父老乡亲都无法保护,自家的房子也被敌对势力烧毁。1919年,贺龙父亲贺仕道克服重重困难,在原址上重建房子,一家老小才算有个栖身之所。
房子修好不久,再次遭受毁灭性摧残。1920年初,参谋谷膏如叛变革命,企图谋杀贺龙,拖走队伍,被贺英发现,仓皇逃跑。后来,他煽动“神兵”头目王朝章偷袭洪家关,血洗贺氏家族,杀害14人,打伤30余人。连同贺龙家的房子一起,一条街整个贺氏家族的房子全部被烧毁。那一天,洪家关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哭声连片,场面惨绝人寰。
贺龙赶到老家时,那里已是一片狼藉,残垣瓦砾,破败不堪。他强忍悲愤安置亲属相邻,并站在民族大义高度,制止了贺、谷两个家族一触即发的复仇搏杀。
1925年5月18日,已经是澧洲镇守使的贺龙回到阔别5的家乡洪家关,祭奠先祖,看望亲族故友。此时,他的继母正在修建一栋木石结构的大屋,他家数次建好的房子又一次被敌对武装烧毁。眼见大屋即将建好,没想到却被贺龙叫停了。他指着附近相邻百姓低矮的茅草房子说,我家不能独自住上大房子,不能让乡亲们戳脊梁骨骂我们,就让它空着,给来往赶集的乡亲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吧。
后来,贺龙坚定地站在共产党一边,指挥南昌起义,领导湘西武装斗争。叛变投敌的机枪营长陈策勋逃回桑植,担任伪保安团长,多次带领队伍攻打洪家关,放火烧毁贺氏亲族的房子,这幢供四方百姓来往躲风避雨的棚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现在的贺龙故居是1975年桑植县政府按原貌所修复的。房屋由朝门、正屋、骡马房和练功房组成。四周砌有围墙,正屋三柱四骑笼后檐共六间,穿斗式木质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朝门,木石结构的朝门,翘檐穿拱,门首有邓小平手书的“贺龙故居”四字红底金字匾额。
步入正门,沿青石板路缓缓前行,径直可以走进正屋,也就是湘西民居里所指的堂屋。堂屋前间过去是供奉家神和红白喜事用的厅堂,在这里,置放着贺龙元帅身穿戎装的半身铜像,他眼神坚毅,表情温暖。
由于他们家人口多,贺龙父亲将三间房用木板隔成六间。堂屋后面是退房,是贺龙姐姐和妹妹的卧室。左前间为火炕屋,冬天,全家人就在这间屋里生火取暖,来人来客,也都招呼在这里就坐,大家促膝而谈,其乐融融。后面半间是贺龙父母的卧室。按照当地习俗,堂屋是左边为大,应住长辈。客人来了,为表示尊敬,也请在这里就坐。堂屋右边前间是厨房,后面是贺龙和他弟弟贺文掌的卧室。凡卧室都陈列有木床、被褥、蚊帐、木箱、书桌、靠椅、灯盏架和女人做鞋用的竹篮、洗衣棒等各种常用器物。如果不是生在乱世,这应该是一个和睦温情的幸福之家。
故居右边这栋房是骡马房,贺龙十多岁时为了谋生曾当过骡马客,在这里关养骡马。贺龙当年用过的马鞍、马鞭和斗笠依然安静地沉睡在那里。几年骡马客的艰难生活,让贺龙深刻认识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使他萌生了打破枷锁追求光明的斗争信念。
故居左边是练功房。贺氏祖先世代有习武的传统,贺龙从小就跟随长辈们一起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养成了仗义豪侠的爱民情怀。
这是满门忠烈的一家;这是名垂青史的一家。
贺龙父亲贺仕道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是最受当地人尊重的长者。他经常教育子女,鼓励他们成为不畏强暴,声张正义的有志之士。他认定贺龙的所作所为是为劳苦大众的,主动为儿子四处奔波,操心操劳。1920年,他为贺龙扩充军备遭当地反动势力和土匪袭击而牺牲。15岁的弟弟贺文掌随父同行,也被敌人捉住,用蒸笼活活蒸死。贺龙的姐姐贺英是个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当过湘鄂边区游击司令,她率领游击队配合工农红军为创建湘鄂边、湘鄂西根据地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33年夏,贺英驻洞长湾遭敌偷袭,在掩护伤病员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二姐贺戊妹也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献身。贺满姑是贺龙的妹妹,比贺龙小两岁,从小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她参加贺龙和贺英领导的队伍,并组织穷人打土豪,烧田契等革命活动,后来回到洪家关担任了游击队长,1928年被反动势力刽子手残忍杀害。牺牲时,她只有30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啊!
在沉重悲壮的革命故事里,在青松翠竹的无尽挽留下,我们徐徐离开这座英雄的房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坚信,这座房子闪耀的红色光辉,一定会永远印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