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双重奏:大地上的守望与远方
文/张学礼(山东广饶)
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香掠过城市的天际线时,我站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听见两种截然不同的呼吸声。日历上鲜红的"五一"字样,像枚醒目的印章,却在不同的土地上拓印出全然不同的生命图景。
城市的霓虹在节日里愈发璀璨,西装革履的人群拖着行李箱奔赴机场,度假区的沙滩上躺满享受日光浴的身影。他们的假期是精心规划的行程表,是异国他乡的明信片,是温泉池里氤氲的水汽与红酒杯中的微醺。而在这片热闹的背面,广袤的田野上,麦芒刺破晨雾,农民佝偻的脊背与土地形成永恒的弧度。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从未停歇,工人们布满老茧的双手,仍在操控着冰冷的钢铁齿轮。
凌晨四点的乡村,露水还挂在秧苗的叶尖。老张握着犁把,看着老黄牛在泥地里艰难跋涉。"趁着晴好把这块田犁完,不然雨季来了稻子可种不上。"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忧虑。远处高速公路上,载着游客的大巴呼啸而过,车窗里飘出欢快的笑声,与田埂上沉重的喘息声形成刺目的对比。
城市的写字楼里,白领们在假期前就已规划好行程。海岛度假、艺术展览、米其林餐厅的饕餮盛宴,这些构成了他们对劳动节的期待。而在城郊的电子厂,流水线仍在飞速运转。李芳的孩子在电话里哭着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她只能一边熟练地组装零件,一边强忍着泪水说:"等忙完这阵,妈妈就带你去公园。"可她知道,这个承诺就像工厂上空的烟雾,缥缈而难以兑现。
当城市人在朋友圈晒出异国风光时,乡村的田野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战役。老周在田埂上奔波,他要赶在暴雨前把防洪沟渠疏通;王婶守着蔬菜大棚,生怕突如其来的降温冻坏了幼苗。他们的劳动节,是与时间赛跑,是和自然角力,是用汗水浇灌生存的希望。而工厂里的工人,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度过又一个工作日,加班费或许能改善一下生活,但那份对正常休假的渴望,却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愈发强烈。
在这片土地上,有人追逐着诗与远方,有人守护着生存的根基。两种人生轨迹看似平行,却共同编织着社会的经纬。当我们在享受假期的惬意时,不应忘记那些在烈日下耕作、在机器旁坚守的身影。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是用双手托起生活的脊梁,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
或许有一天,当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劳动者都能真正享受属于自己的假期,都能在辛勤工作之余,去看看远方的山水,去感受生活的诗意。但在此之前,让我们记住这些在节日里依然坚守的身影,记住他们用汗水书写的劳动赞歌,记住每一份平凡中的伟大。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坚守,才让这个世界得以正常运转,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与温暖。
作者简介:
张学礼,山东东营广饶县广饶街道人。义务兵五年,中共党员。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诗词学会会员、海河文学社顾问、东方诗人协会会员、神鼎风诗词研究会会员、神鼎风诗词编辑部编委、齐鲁新文学东营分社社长,齐鲁诗风签约诗人,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青年文学家作家协会理事、竹韵汉诗协会会员、东方诗人协会会员、东方兰亭诗社理事、东方兰亭诗社顾问,2021年诗歌被大型《民间优秀诗选》收录,荣获中国诗歌圈官网创作奖。个人著有《执韵》格律诗4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