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烟雨阑珊处
【崞嵘】
大年初六,很少雨天的三亚,早上竟然飘起了霏霏细雨,小区前那段摆摊的新马路烟雨蒙蒙,各色摊贩车若隐若现,仿佛洇成了一幅生动的水墨丹青。
有几天没到那段摊贩道上去转悠了。今天也想买点蔬菜水果,我穿了件防雨的薄夹克,将衣帽子套在头上,雨丝飘在脸上凉飕飕的,分外惬意。

摊贩没有年前那么多了,今天好多摊前也扯起了遮阳棚挡起了细雨。三亚这段天气不会下大雨,细雨也不会下太久,显然这些摊贩有经验,只是扯起遮阳棚挡挡,一会儿雨过天晴,还是挡太阳更重要。溜达了一会,蓦然发现这些摊贩有了变化,年前那些卖五金百货的少了,剩下的大多是卖特色小吃和水果蔬菜的,以前那些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也略显得安静了。那些特色小吃摊前,仍是人头攒动,生意火爆。我想买点本地小贩的新鲜蔬菜,转了一圈,发现本地菜贩也没几个,大多是搬着几个大泡沫箱卖大棚菜的,这使我有点不解了。

不远处一辆小面包车的摊位映入我的眼帘,半旧的白色面包车有点泛黄,车门和前杠处油漆斑驳,车门和后厢盖全然洞开,里面后排座位全都拆除,车里装的全是几尺见方的大泡沫箱,里面应该是新鲜蔬菜和水果,车旁斜撑着一把大遮阳伞。伞下并排几个泡沫箱上铺着一张塑料布,塑料布上摆的油麦菜、生菜还沾着一层湿气,茄子、西红柿也蒙着薄薄的晨露,芹菜蜷缩着有点泛黄的叶子,每种蔬菜旁边用硬纸片斜斜扭扭把标着菜的价格。旁边两个竹筐子里装着半熟的芒果和木瓜,电子秤看起来还很新。一位40来岁有点早秃的男子穿着“xx装饰”的工装坐在小马轧上,一声不吭也不吆喝,目光有点呆滞地瞅着街上的行人……

见这位中年男子与其他小贩有点不同,好像是有故事的样子,于是借买菜的机会与他聊了起来。原来这位外地男子本是干装修的,年前因生意不好没赚到什么钱,加之最后一单生意又没完工没结算到工资,于是决定不回家过年,年终时帮一个卖蔬菜的老乡拉拉蔬菜,自己也摆起了菜摊,芒果、木瓜是他在租房子的房东那里赊来顺带卖的。终究没干过这行,羞于叫卖。

我问了问他家里的情况。他说家里有两个孩子,都上中学了,平时跟爷爷奶奶在家里,老婆一直跟他在做装修,年前想孩子回去了。我问他做装修赚不赚钱?他回答,勉强维持生计吧,主要得看合作的公司怎么样。装修公司在外面承包到工程,再召集他们泥工、水电、木工等手艺人合作,组成施工队。平时他们只与公司保持联络,公司只管少数管理和设计人员的底薪。他是做木工的,现在生意越来越少,主要是现在装修大都是定制门窗家具,他大多时间只负责家具门窗安装,有时也在网上接一些家具组装的活。前几年还可以,他本来打算多赚些钱接父母和小孩来三亚过个年,也想与家人一起感受一下热带旅游城市的春节气氛。没想到这两年生意越来越难,今年居然自已都没回家了。春节前后,他一边用自己平时干装修的小面包车给老乡拉菜,一边自己学着摆摊,心想也许不再干装修,回家乡县城摆个特色小摊,也能养家糊口。他苦笑一下,怅然若失的目光里忽然闪过一丝希冀……
忽然,他的视频电话响起铃声,好像是家里人给他打视频了,他赶紧打开视频,原来是他女儿。男子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电话里女儿向老爸没唠上两句,旁边的儿子抢过电话在向他报告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年男子“嘿嘿”地笑对着儿女们的问候,眼眶里早已浸满了幸福的泪水,全然不顾旁边几个买主选菜的询问。我不忍心打扰人家的幸福时刻,赶紧向他招招手,起身拿起菜,扫码支付走人。才走几步又忍不住回身望去,见他正对着手机用方言叨叨着,嘴里“嘿嘿”地憨笑,手不停地在半秃的头顶上扫来扫去的。那种激动和幸福感,让我无言以表。我知道电话里是他最亲的人,大年新春,他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亲人一个视频电话,早已使他难以自已……走了很远了,我再回头看去,男子身影在烟雨中已经模糊,已听不到他那浓重的方言,但依稀可辨,他还拿着手机……
英国著名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说过:幸福不是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卖菜的中年男子虽然目前身遇困境,生活窘迫,一个家人电话,也能使他幸福感满满,也许,这就是人生……

【作者简介】 郭荣学(笔名崞嵘),男,湖南省武冈市人。长期在教育行政部门从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工作。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郭荣学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汤大莎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刘艾国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徐巨明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聂世忠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谢浮名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李频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宁志刚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在文首关注我)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