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视焦
(秦岭热线)陕西安康高新区四树村村民反映,当地商砼企业安康聚力砼业有限责任公司涉嫌长期违规倾倒工业垃圾,包括商砼废渣、含聚羧酸化学试剂的洗罐废水等。污染区域面积达180米×30米×4米,堆积量约两万余方,废水经掩埋后渗入地下水系,最终流入月河及汉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尽管多次投诉,环保部门仍未采取有效行动,引发公众对监管不力的强烈质疑。
据村民描述,聚力砼业在清洗混凝土罐体后,将废水排入附近空旷地带掩埋。废水中含有的聚羧酸添加剂可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化学污染。污染物已随地下水扩散至周边河流,威胁汉江流域生态安全。村民称:“投诉多日无人处理,环保部门承诺的‘碧水蓝天’成了空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通过渗坑排放污染物可处十万元以上罚款,情节严重者责令停业或关闭。此外,《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可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刑七年。
聚力砼业此前曾参与高新区组织的环保演练,展示扬尘治理措施,但此次事件暴露其实际环保措施存在严重漏洞。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在2020年因经营危机濒临破产,后经重组扭亏为盈,此次事件或与成本压缩导致环保投入不足有关。
村民反映,多次通过12345平台及网络投诉未获实质性回应。2021年,安康市曾因中央环保督察通报蒿坪河流域污染问题,成立专班整改;2022年,长江沿岸亦曝出跨省工业垃圾倾倒事件,凸显监管漏洞。
对此,有专业人士建议,需建立工业垃圾全流程台账,确保源头可追溯。此外,地方应形成联合监管机制,打击非法转移产业链。网友则呼吁严惩涉事企业及监管失职者,“还安康绿水青山”。
截至目前,聚力砼业及安康市环保部门尚未公开回应。村民提出的诉求包括:
1. 立即清理污染:彻底清除废渣废水,修复受污染土地;
2. 依法追责:对企业违法行为处罚,追究刑责;
3. 强化监管:杜绝类似事件,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安康市近年来以“碧水蓝天”为生态目标,但聚力砼业事件暴露了企业环保责任缺失与监管执行力的矛盾。若不能及时整改,不仅威胁汉江生态,更将动摇公众对政府环保承诺的信任。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仍是安康乃至全国亟待破解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