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宁夏贺兰山
文:刘连成
眺望贺兰山沓嶂,
岩羊傲慢步峰头。
石崖裸画神来笔,
华夏传奇万古留。
关于贺兰山还是早些年观看谢晋导演的电影《牧马人》时,知道这个矗立在大西北的名山。后来又通过观看张贤亮改编的电视剧《灵与肉》使我喜欢上了贺兰山。知道那里有闻名世界的岩画。还知道贺兰山下曾经发生过一段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坚守信念,实现梦想的传奇故事。也很想亲眼目睹贺兰山的真容。这一愿望终于在2019年秋季成为现实。这是我的2019大西北之旅的最后一站,不仅圆了了我的梦,也为本次西北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走进贺兰山,便会呼吸到清新甜润的空气。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各色鲜艳的花,芬芳迷人,娇嫩玉滴;远望贺兰山上云雾迷朦,就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轻纱,若隐若现;近处贺兰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湛蓝色,就像被墨水染过似的,很神秘也很美丽,让人心旷神怡;贺兰山顶不时有岩羊出现,或三五只,或成双成对,或孤独一只昂然屹立在尚峰最高处像卫士一样守护者贺兰山;贺兰山的岩画,历史悠久,震惊世界,彰显华夏文明;贺兰山盛产花岗岩和石灰石,最著名的石头是贺兰石,为宁夏五宝之首。贺兰石名满天下,产于贺兰山2600米左右悬崖上,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磨练而形成的“精灵”。贺兰石形成于十三亿年前,因地壳变动、泥沙沉积而形成,属于水成岩;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被誉为宁夏的“蓝宝”
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贺兰山下的镇北堡西部影城。
身处贺兰山下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已故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的杰作。在张老先生的设计下,影城自始至终保持着荒凉古朴之美。黄沙、古堡、民俗、老银川街风貌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西部特有文化元素。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更没有金碧辉煌,它用自己沉默的历史,凭借古朴的韵味,在数百年后的今天,用电影的智慧和艺术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在这里我们不仅体味西北风光的苍凉,更感觉到到浓厚的文学艺术的堆积。
在这里,手触那厚重的、坑坑洼洼的古城墙,神思遐飞,瞬间感受到千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刀光剑影、战马嘶鸣,“踏破贺兰山阙,渴饮匈奴血”的雄壮威武气势。
大漠、孤烟、断壁、残垣……当这些景色合而为一体呈现在你的面前,脑海中便呈现出“手持月光宝盒,穿越时空,牵着一匹瘦马,在古道旁的客栈里,向风情万种的老板娘讨一碗烈酒的至尊宝”的场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且自然。
在这里我产生了写一部小说的萌动。能否如愿,或成为现实,或是一个永远都不能圆的梦……
至此,《西北之韵 诗意漫旅》也就此搁笔。十八篇游记尽管不能把所到之处美景全部记录下来,但是所见说闻所感让我对大西北有了新的认识。西北之大,西北之美将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海洋里。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