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芳华
作者:曹干云
瑶城润墨赞芳华
煮泉立夏问新茶
应羡桑榆春灿烂
左柳映翠伴桑麻
2025.5.6于瑶城
……………………………………
附赖院长大医兴荣兄大作:
幹梅师赠《桑榆集》有感
(赖兴荣)
春临立夏满山花,
桑榆问道话桑麻。
潇湘水乡才情涌,
岳阳楼畔风骨夸。
诗海砚田嗅梅香,
山川水泽育芳华。
蒙师抬赠诗草墨,
平生乐歌附风雅。
2025.5.6,于瑶城
【每诗一评】这两首诗歌以“桑榆”为主题,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展现了暮年之美的哲思与对生命芳华的赞颂。既有“夕阳无限好”的浪漫,又有“耕耘不息”的务实,展现了文人酬唱中“诗以言志”的深远意趣。
《桑榆芳华》(曹干云)以“立夏”时节为背景,通过“煮泉问茶”“桑榆春灿烂”等意象,将暮年(桑榆)比作春夏之交的蓬勃生机,打破传统对衰老的悲叹。末句“左柳映翠伴桑麻”以田园画面隐喻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呼应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
赖兴荣和诗开篇“满山花”与“桑麻”形成视觉与劳作的对照,后联转入对诗才与风骨的赞誉(如“岳阳楼畔风骨夸”),尾句“附风雅”谦逊点明酬赠之谊,凸显文人间的精神共鸣。
曹诗:语言清丽,四句皆押“a”韵(华、茶、烂、麻),节奏明快,立夏的时令感与“桑榆”的象征性结合巧妙。赖诗:采用七律格式,中二联对仗工整(如“潇湘水乡”对“岳阳楼畔”),典故化用自然(如“嗅梅香”暗含文人雅趣),情感由景及人,层层递进。
两首诗均以“桑榆”为核心,但视角各异:曹诗侧重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赖诗则拓展至文化传承(“诗海砚田”)与师友情谊。“桑麻”作为共同意象,既指代农事劳作,亦象征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与《桑榆集》的题赠背景相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