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想坚守平凡,用奋斗铸就不凡
文/王清贤
1954年国家“一五”期间,以“包钢”命名的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就此落户内蒙古,内蒙古此前并无钢铁工业基础,但8万名建设者齐聚北疆,齐心协力、风餐露宿、手拉肩扛,终于在荒滩上筑起了钢城。从此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结束了“一口锅换一头牛”的历史。作为内蒙古的门户品牌企业,包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也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工匠精神,带领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70年后依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夜坚守,与炉火、钢水亲密接触,用一滴滴汗水铸就一炉炉好钢、一块块板坯,他们用坚守和奉献让包钢品牌屹立于中国,屹立于世界,让包钢成为有尊严受尊敬的企业,担起助力制造强国的工业长子之责,他们就是经受得起“烤”验的连铸人。
你是否留意过测温取样结束后汗水浸湿工作服的连铸大包工?你是否留意过不分昼夜依然在岗位上有条不紊的核对生产数据、工艺参数的连铸主控?你是否留意过无论严寒酷暑依然在生产线左右前后点检的连铸设备?你同样留意过为了保证铸坯顺利放行,行走在刚下线的两垛位铸坯中间的连铸质检员吗?你是否留意过……
今天,我想带你走进包钢稀土钢板材厂连铸产线。来听听我们依何而立?来听听连铸人在创享美好之路的一个个奋斗的故事,就能得到答案。
做信念坚定恪尽职守的大包工
我,叫大包工,是连铸工艺中与钢水最直接的接触者,我所在大包台上年产600万吨合格铸坯,是连铸工艺产线保证生产合格铸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把眼前的高温钢水当成工作中的伙伴,要与他们融洽相处,要让他们顺利浇铸,要让他们在成为合格铸坯的第一步,最终让其成为一块合格的铸坯。”这是我工作的信念。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此我苦练本领,规范操作,上下液压缸、转包、套长水口、开浇、测温取样、发样,一次次的重复动作成为我的家常便饭。
2022年8月14日的夜班生产的“稀土钢”让我记忆犹新,因为稀土钢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要求较高,我在生产前期就做了充足的准备,严格用喷壶检查各路氩气管线以及管线接口处是否漏气,对石棉碗、长水口更是做了更细致的检查,生怕有一个缝隙让空气与钢液接触造成钢水二次氧化。
生产伊始一切正常,至浇次第3炉时候大包长水口开始断裂,从一开始的下部掉块到后来的齐跟断裂,从头到尾经历了数根长水口,长水口断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在吊车进行地面作业时用不上车的情况下,要几次的将每根重达100多斤的长水口从大包平台下方的水口箱子里抬至大包台上并安装到大包长水口的机械臂里,除了安装外,其余的生产操作我依然要进行,在凌晨3点半结束最后一次长水口更换后,生产正常进行,我已经瘫软在地,汗水浸透衣服,最终用与我体温相近的“凉水”浇在自己的全身进行降温,降
温后身上是清凉的,心中是火热的,为了保证合格铸坯的产出,我又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做一日简单,数年如一日坚持很难。我愿用我始终如一、精益求精的操作水平,为集团公司打造全球最优稀土钢生产基地献上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做履行责任用于担当的主控工
我,叫主控工,我是连铸工艺的大脑,我不仅要时刻关注工艺参数监控内容,还要及时回答来自各各部门关于生产、质量、安全以及消防等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条信息沟通线,同时也是保证生产、质量、消防安全的生命线,自从2014年我便加入连铸大家庭,与连铸主控结下不解之缘。
“结晶器里冒蓝火了,漏钢了”对讲喊道,我拿着自己的对讲机一个箭步跑了过来,喊出急促的声音“启动拉矫机”,只见画面上绿色向下的箭头涌动着,仿佛拼了命的要将扇形段里的铸坯拉出去,在这两排绿色的箭头中突然有几个要阻断世界的红色字符,对讲传来“拉矫机报警了,电气快点复位”,与此同时指令对讲发出了低沉的声音:“坯子不走了”,我再次喊出了:“停拉矫,抬段启拉矫”,作为连铸的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主控,我觉得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决定,随即外边兴奋的喊道:“坯子动了,开始走了”,随后也与切割室确认坯子已经开始动了。
这只是我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类似案列数不胜数,最让我感到温暖的是,我守在生产监控画面前,看着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顺行,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是那么的不平凡。
做守护温暖砥砺前行的设备点检员
我,叫设备点检员,我的工作是日夜巡查点检,消除设备隐患,为连铸工艺排忧解难,为事故处理争取时间,为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12小时内不间断点检,每班固定微信步数15000步以上,越是生产不顺利的情况下,越需要我奋勇前行。
2022年12月12日夜班,我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后匆匆上班,点检途中,对讲里传来1650mm三流切割机压头发生故障,无法预压,无法保证切割定尺,经过检查,发现切割机液压阀内卸,但是由于还在生产,切割机旁边水汽交加,对处理造成一定困难,在用木板简单遮挡水汽后,我开始更换液压阀,拆开阀门瞬间一股冰冷的液压油朝我面部袭来,我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油渍继续更换,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处理,切割机正常了,但我脸上的油渍已经从冰凉变成炙热,我的手接近冰凉,身体前面靠近切割机方向是炙热的,身体背后背离切割机的方向上冰凉的,我身体貌似正经受着冰火两重天的洗礼,但是我心里依旧是炙热的,我为了生产顺行又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设备运行的声音还在黑夜中回荡,远处堆叠的合格定尺铸坯屹立成行,身边有朝着家吹去的晚风,但对我而言,我说守护的连铸机,是我力量的源泉。
做坚守岗位实干笃行的中包工
我,叫中包工,秋衣秋裤是陪伴我多年从不更换的作战装备,热浪袭袭,似蒸锅一样的厂房是我永不更改的作战场
地,工作服上的大小补丁是我无畏艰苦的精神体现,“火烤胸前热,风吹背后凉”是我工作的真实写照,我用汗水锻造钢水,用力量与智慧铸就钢筋铁骨,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包工。
同事们开玩笑的也叫我推渣工,但是我的工作不止推渣这么简单,我的工作是连铸工艺的核心,每次操作我都以“12分的小心+12分的谨慎”,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全线停产,在休息在家睡觉的时候只要有声音我会立马起身查看周围的情况,也许是职业习惯造就了我敏感的神经。
和谐静谧的时光也常常被生产事故以及质量事故所打破,记得那是一个夏日闷热的夜班我们班组在生产汽车大梁钢,凌晨3:00遇到板坯有划痕,也许有的人看来只是轻微划痕,觉得不影响放行就可以了,扇形段里水汽交加,没必要进去处理,也没必要停止生产,但是我的岗位职责告诉我:“汽车大梁钢要求的性能高,如果在初始工序中就出现缺陷,后线轧制即便不出现边裂或者其他缺陷,在最终产品的使用中汽车行驶的道路很复杂,如果因为产品出现缺陷,影响不是我的工资,是我们的老包钢人打下的品牌,更是置用户的生命于不顾,没有小家何来大家,何来祖国的繁荣富强”,我的想法还在脑回路中徘徊,但我的身体已经率先开始行动了,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我经过将近一个多小时的处理才找到缺陷的根本原因进行处理,等我再次回到平台的是时候全身上下已没有一处干的地方,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扇形段里冷却的水浸湿了我的衣服,但是我依然坚守在岗位前直至下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是如此平庸。我所在的连铸机获得用时5天20小时27分,连浇198炉钢,单流连浇10453米的连浇新纪录。
当我得知包钢集团公司的资产总额由最初的24亿元滚动发展到今天的2100亿元,粗钢产能跃升至 1750 万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280 亿元,率先成为自治区首家收入超千亿元企业,首次实现利润过百亿元,包钢人以梦想坚守平凡,挺起北京冬奥会山地转播中心、鸟巢、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天眼”FAST等国家重点项目钢铁脊梁。千万余吨稀土钢精品出口68个国家和地区、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强稀土焊接用钢、稀土微合金化高强热轧H型钢等系列产品实现批量试制,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用π型钢、大径壁比合金无缝管等产品相继问世,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通过这些数字我就知道我不平凡,坚守质量把关就是我为包钢铸牢的底线。
通过对“连铸人”奋斗故事的讲述,相信大家已经得到“我们为何而立”的答案。“连铸人”仅仅是千千万万包钢人的一个缩影。如果你来到我们的大家庭,会看到很多为“创享美好之路”而忙碌的身影。也许每个连铸人所做的事是平凡的,但当所有包钢人,如同那些精益求精的工匠一般,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事反复做上10年、20年,甚至是70年,那么,再平凡的事情,也将成为最不平凡的成就。
作者简介:
王清贤,一名来自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炼钢连铸生产一线的职工,热爱写一些关于一线职工岗位坚守的故事以及诗歌,工作之余热爱跑步、跑马拉松、拍一些关于跑步以及日常的照片和剪辑视频,曾获得2023年第十一届全国品牌故事征文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