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我的恩师贾智虎
作者;黄振涛
5月5日下午,刷抖音时,贞元北庄村一网友称,他家门中院长叔父病逝,特请秦腔名演师大庆、邓卫峰、商芳会演出。我十分诧异。
接着,武功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阿訇赵德军打电话,告诉我贞元有个检察院的人,过去担任过副检察长的人不幸去世了。
为了再次得到证实,于是,我向熟人打电话求证。电话没有打通。傍晚时,对方回了电话,称贾智虎因病抢救无效于5月2日不幸去世,享年79岁。他13年前心脏做过支架,后来置入心脏起搏器。前不久,在西安交大附属医院住院,终因无回天之力,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79岁的指针上。
从昨天得知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后,贾智虎老师的音容笑貌及历历往事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
贾智虎是我小学五年级的启蒙老师。风华正茂时,他在桃宋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当过我的班主任。当时我反应灵敏,学习成绩较好,贾老师特意安排他弟弟和我同桌,当时流行“一帮一”、“一对红”。我每次做完作业,辅导他弟弟,因学习欠账较多,我教他第但也学不会,贾老师也恨铁不成钢,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他弟弟的学习成绩总是难以提高。
后来,贾老师被调入贞元中学任教。1979年前后,他调入武功县人民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干起,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等职。
1992年8月,我正式调入武功县检察院工作。同年11月,贾老师由法院副院长调入检察院担任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分管反贪污检察、渎职侵权检察工作,2000年退居二线,2007年退休。
贾老师是个有雷霆手段的厉害人。遇到棘手案件时,他总能在法理脉络中寻得破局关键,看似“随风驶舵”的灵活处置里,藏着对原则底线的精准把控。在处理县电力局工作人员拖欠检察院购车款一事时,面对对方戴着黑墨镜、斜倚沙发的傲慢姿态,现场气氛剑拔弩张。当那人以“车况不好”为由推诿时,贾老师猛地起身,手掌重重拍在办公桌上:“法治社会不是赖账的遮羞布!”这一“拍”震得文件夹簌簌作响,更让对方瞬间收敛气焰。两日后,拖欠数月的货款连本带息足额到账。
贾老师更是个有思辨锋芒的明白人。检察院能员上将无计其数,有的人“能给跳蚤挽笼头”,本事大得没边边。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真是不容易。贾老师左右逢源,总是以自己的能力让这些人心服口服,各种阴谋伎俩难于得逞。每回检察委员会上,他的提问总像手术刀般精准剖开案件机理:“证据链中这处时间差如何闭环?”“情理考量与法条适用的平衡点在哪?”讨论时,他从不随声附和,既敢在存疑处亮明“应补充侦查”的反对意见,也能在共识时提出“可尝试调解”的建设性方案,有理有据的发言常让众人频频点头。在处理苏坊镇凹里村一起陈尸不埋案件时,他能抓住矛盾主要方面,与诸位干部精诚合作,悉心做好矛盾双方当事人工作,5日内顺利埋葬了死者。
贾老师总是为家庭和社会放光热。退居二线后,适逢改革开放良好机遇,武功县办起了第一家超市——鑫业超市。贾老师像一团不熄的火,在哪都能燃出一片光亮。他早出晚归,克服重重困难,在此大显身手,一辈子没有做过生意的人从头学起,在商海中屹立潮头,善待员工,组织开展多种文艺活动,丰富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他常说:“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只要按照规矩办事,一定没有错。”
贾老师还有藏在墨香里的硬功夫。早年在县法院工作时,就有人传他“笔尖能当手术刀使”—— 一份份审判书既写满法理威严,又浸透民生温度。调入检察院后,初时有人对他的业务能力存疑,直到看见他在案件卷宗上签下“贾智虎”三字:笔锋如刀裁云,撇捺间既有颜体的雄浑稳重,又含柳体的筋骨劲挺。那些曾私下议论的干警,看着他批注时行云流水的修改意见,纷纷感慨:“能把字写得这般刚柔并济的人,办起案来果然不含糊。”
最后见到贾老师是去年的一天,我从县城开车回老家,在县城通往344的红绿灯处,贾老师开着三轮车带着夫人,从丁字路口拐入正路,他是回贞元老家还是去别的地方,我不得而知。但从背影看,他很健康。但谁能想到,这一剪影,成了永远的诀别。
贾老师,您教我们写“人”字要顶天立地,教我们做法治路上的“明白人”,却没来得及说一声再见就匆匆走了,但您却永远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春天里。
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仍有墨香相伴,仍有法理清明。您的学生们,会带着您教的“刚柔并济”,在这人世间,好好走下去。 因打工路途遥远,无法前去悼念,特拟挽联一副:
铁面执法心藏民生千般暖
柔笔挥毫情系桃李万缕香
德范长存
贾老师,您一路走好!
(黄振涛草拟于三原县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