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丛礼
合诵 王雪昌 许建萍
三 工 荣 华
音乐编配 王雪昌

母亲,每当我看见或听见这两个令人心动的字时,就觉得热血奔涌,顿时,母亲那朴实平凡慈祥的面容,含辛茹苦的身影便闪现在我的脑海,给我力量、给我勇气,激厉我奋勇前行。
母亲已近耆年,昔日的青丝染上了岁月的霜雪,饱经艰辛的脸庞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只有那双眼睛,每当看见绕膝的儿孙时,依然闪现跳跃着我所熟悉的慈祥的目光。呵,就是这目光,呵护着我的童年,鼓励着我的少年,关注着我的成长与进步;就是这铭刻在心海里的目光,曾给我温暖,给我力里,给我智慧,给我幸福。她象一束永不熄灭的灯光照亮着我的人生之路。
母亲是贤惠的。在我小的时候,祖父祖母和姑母都住在我家,祖孙三代十几口人,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但家里始终被母亲调理得充满了难得的欢乐。母亲对祖父祖母格外的孝顺。祖父母年岁大了,母亲经常单独为二老做一份尽量可口的饭菜。那时物资短缺,所以祖父母一直吃"小灶"。我经常看见母亲坐在祖父母身边,一边询问,一边小心翼翼地盛一匙鸡蛋糕,先用舌尖试试温度,再轻轻地送到老人的嘴里,眼光溢出一片柔和的关爱。
母亲那种至情至爱的孝心,感动着我们当时幼小的心灵,一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现在轮到我们尽儿女义务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对祖父母的精心照料,而自愧不如。
母亲性格坚韧,坚韧得如同高山上的岩石。把繁重的家务看成是自己的天职,用她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她为家庭尽心尽力,为儿女积劳无怨。父亲常年出差,家里的事一点忙都帮不上,母亲也毫无怨言。
母亲生养我们兄妹七人。虽然我们之中没有伟大者,却都正直刚毅,工作上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想來这都是母亲教育的结果。母亲是一位普通得连名字都没有的中国妇女。但母亲的形象和品德,为人处事像一块宝石,闪耀着刚强、善良、慈爱之光,她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伟大而高尚的。
母亲极疼爱我们姐弟七人,但却将那颗爱心隐藏得很深很深。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我们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回家里要帮助弟弟妹妹温习功课,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母亲常说″人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妈妈没读过书,你们赶上好时候了,一定要把书念好″。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下班回來很少给我们买好吃的东西,倒是经常带回不知从那捡來的旧书让我们看。母亲非常喜欢我们兄弟姐妹们埋头读书写字,每逢此时母亲的脸上漾着幸福与满足。如今,我们在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讲给她时,她都特别的开心。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年轻时没穿过全新的衣服,有一件洗得发白的蓝上衣总是压在箱底里,每当遇到大事小情时才肯拿出來穿一次。可是我们兄弟姐妹们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天论是″六一″儿童节,学校开运动会,还是参加文艺演出,只要学校要求穿什么,我们保証有什么穿。有一年过"六一″每个学校都要求学生穿白布衫,蓝裤子,白鞋。那年是我们兄妹四人上学,一下子要四套服装,借也借不到哇!
母亲犯愁了,一宿宿睡不着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母亲没有在家,晚上母亲还没回來。一位邻家大婶告诉我:你妈又去卸火车了。我一听就往车站跑。因为我知道母亲当临时工卸火车已经累伤过,我担心母亲再累伤了。当我跑到火车站装卸场时,天已经快全黑了。这时我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肩上披着一块帆布垫肩,和一个人抬一个酱油桶,走在倾斜的跳板上,那双穿着农田鞋的"解放脚"已不堪负重,一步一颤地艰难地挪着,汗水早已濡湿了额头和鬓角,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我的心悬在嗓子眼,用手背紧捂着嘴,唯恐喊出声惊动了母亲。泪水无声地顺着脸颊流下來,淌在嘴里,咸咸的,涩涩的……
母亲终于走下跳板,把酱油桶放下后,她一下子就坐在一个土堆上,久久地喘着粗气,我从暗处跑过去,哽咽着:″妈,我不要白布衫蓝裤子了,不要了……"眼里涌出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时母亲紧紧地搂着我,为我轻轻地揩去泪水,低声说:走吧,我们回家。
″六一"那天,我们兄妹几个都穿上了崭新的白衣蓝裤子白鞋,当我们雀跃着走出家门时,母亲倚着那扇久经风霜的柴门,久久地凝视着我们,从那以后,我不论走到那里,都觉得背后有一束温暖的柔柔的目光……
后来,我要到外地工作,因为那是我人生之途的一次重大转折,牵动着母亲的心,她一遍遍叮嘱:以前没有跨出家的那道门坎,永远是个孩子,如今离开家了,便是大人了,说话办事要有个大人样","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呵。我临走的那个晚上正是初秋时节,明月挂中天。我在似睡非睡之际,母亲缓慢地从外屋來到我身边坐下,静静地看着我,忽而轻轻地捋着我蓬松的头发,忽而用她那双粗糙的手摩挲着我的手,嘴里低低地自语:"长大了、长大了,该出飞了!几滴热泪落在我的手背上,热呼呼的。母亲坐了好一会,出去的时候借着月光我看见母亲的眼睛闪着晶莹的光……在母亲节到來之际,仅以此文感恩母亲、怀念母亲。同时也感恩天下所有的母亲。母爱无疆!母爱伟大!母爱刻骨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