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斌推荐语:25年前,我亦师亦友的北大荒作家杨孟勇,创造了57岁做心脏移植的世界奇迹,并接续创造了心脏移植不久后停止服药、健康地存活了25年的人间神话。杨孟勇用一颗不正常的心脏,把生命的不可能活成了可能!他的神奇故事,曾经由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电视台制作专题广为传播。长篇纪实散文《活下来再说》,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推荐连载此书,意在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感动,同时感受这个社会的优越和温暖。尤其要向给予杨孟勇二次生命的哈医大二院、及其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活下来再说
著/杨孟勇

10、57岁闯禁区
一丝光线射进我闭合了12个小时的瞳孔中。
朦胧中听到了惊喜的声音传来:“醒啦--醒啦--”那声音是谁?按推测,应该是陆护士长。
这表明从那一时刻开始,我恢复了知觉。知觉开始,便是生命的开始,知觉存在,便是生命的存在。
我慢慢睁开眼,发现已不是早晨的手术室。我仿佛来到一片崭新明亮的天地中,周围一切纯净得如同雪域冰峰,洁白的光亮像来自遥远的另一个空间。
一个温厚亲切的声音在喊我:“老杨啊,你醒了!这一关咱们闯过来了!"我似乎能分辨出这是姚主任的声音。
我感到自己的嘴唇在轻轻翕动,渐渐恢复的听觉听到了自己说话的声音。
我开始意识到手术做完了。
术后能否有语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呼吸机的管子插入喉咙的长达6小时中,是否引起了喉部水肿。有的病人手术成功,却因喉部水肿窒息而死。
而我却一点疼痛感都没有。
思维正常,发音正常,一切正常。
妻得知我醒来的消息,握住孙教授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对于她来说,我从手术台上下来,从全身麻醉中复苏,是生命复活的象征和开始,是摆脱死亡的第一步。
妻也快步下到一楼给我几个朋友打电话,报告这一消息。回来时在走廊上听到人们议论:又成功一个!又成功一个!
妻激动得几乎要眩晕了!
那个下午我只是睁了睁眼,迷蒙与困倦立即将我攫掠而去,不允许我继续观察周围的一切,不让我弄清此时究竟身在何处。我又闭上眼昏昏入睡。
我太疲乏了,像跋涉了千山万水那样辛苦劳累;像肩挑千斤重担累得筋骨完全散了那样瘫软地睡去。合上双眼的时候,似乎得到一个声音的允许,你困你就睡吧--好好睡吧--不清楚那个声音是谁。那是一支柔和的催眠曲,像婴儿入睡前守在旁边的母亲在轻声哼唱着摇篮曲。
我幸福死了!
幸福中的生命多么美妙啊!
像是一场梦,真的,直到今天仍然觉得那是一场长达6个小时的梦。
开始,自己并不知道在这场如梦如幻的经历中,竟然隐藏着一个奇迹,直到术后第三天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中说给一个57岁的人换心成功,打破了国际医学界所公认的55岁以上不能再做心脏移植的世界禁区!
正在监护室中的我,无法看到晚间新闻。妻住的4号病房里有台电视,却顾不上看。那时刻,监护室一会儿来电话说,要给我准备一套纯棉的内衣内裤,棉衣棉裤;一会儿来电话说,要给我准备9套餐具;一会儿又要餐巾纸;一会儿又要9套纯棉布口袋。忙得全家人团团转。妻和孩子们只顾了高兴,没有去注意我会闯过一个伟大的禁区。亲人们需要的是我活下来。
活下来自然就成了一个不同一般的生命。
难怪前卫生部副部长张文康视察黑龙江时还到病房探视我。难怪前黑龙江省副省长王佐书和卫生厅宋兆芹厅长专程来病房慰问我。
术后很多天,我独自一人在病区走廊上散步。电梯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冲出一辆躺着重症患者的手术车,见我在走廊正中挡住了去路,一个认出了我的医生高声喊道:“国宝呀--请让开路,国宝---”我急忙侧身闪到一旁,冲着远去的车子笑笑。
难怪有媒体称我为“国宝”。
我已成为中国医学史上年龄最大的换心人啦!
术后不久,从美国进修回国的哈医大二院李副书记到病房告诉我:“老杨啊,你手术的第二天,美国和德国互联网上就有报导了。当时我正在忙,一个美国医生很兴奋地告诉我:‘你的国家打破了 55岁的禁区!好样的。'”李副书记除了兴奋,语气中还含有强烈的自豪感--为哈医大二院,也为我。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