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昌:从尘埃中升起的星辰
一一《李金昌讲故事》读后
作者:雷 鸣

李金昌先生是位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人讲的故事,真切生动,感人至深。或记事,或状物,或议论,或励志,皆立足生活,抚今追昔,语言平实,短小精悍,具有吸引力,现实感,烟火气,人情味。
乙巳暮春,在西安曲江池畔,我再次拜访了著名企业家、全国劳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德高望重的新乡贤李金昌先生。
见面,他送给我一报、一刊、两本书:《岁月的印记一一李金昌讲故事》、《十年朋友圈》和曾发表《李金昌讲故事》的《绿洲》杂志,以及一份近期专版登载李金昌事迹的《华商报》。读完这些书刊和报纸,深为他内心的强大,意志的坚定,创业的艰辛和命运的多舛而令我感佩!
一片古老而深邃的泾川高平黑山脚下,李家村静静地躺卧于历史的画卷中,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描绘着过往与未来的交织。出生在这里的李金昌,扼住生命的咽喉,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满腔热血,铺就了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星光大道。他的故事,是一段从尘埃中觉醒,穿越风雨,最终升腾于天际的壮丽诗篇。
为了摆脱苦难的命运,年轻时的李金昌,面对当时家庭成分的重压和生活的艰难,他没有选择屈服,而是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态,用卖血换来的钱,购买了一张通往边疆的火车票。这张薄小的纸片,不仅是他逃离束缚、追寻自由的起点,更是他内心深处对广阔天地无尽向往的期盼。新疆哈密,这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接纳了这位怀揣梦想的青年,成为了他谱写人生新篇章的起点,也见证了他从尘埃中崛起的历程。
在哈密,李金昌从最低层做起,用双手砌起一堵堵坚实的砖墙,每一块砖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渴望与憧憬。岁月流转,他不仅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手艺,更在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终于,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用两万元起家,贷款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砖厂,翻开了人生的首页新篇。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积累,更是精神世界的升华,他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壮语,证明了即使出身贫寒,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逆袭。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祖国大地,李金昌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飞跃。他毅然决定步入商海,投身于房地产的广阔天地。乌鲁木齐、甘肃平凉、陕西咸阳、西安等地,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陕、甘、新的每一寸土地。一座座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酒店、餐饮、双语幼儿园等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温暖。
然而,李金昌的成功之路,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奋斗与成就。他深知,自己的根扎在故土,身上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因此,他心系家乡,情注民族,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为新疆边远民族地区、其公司驻地,更为家乡的文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建设,以及为弱势群体、困难家庭、年迈老人慷慨解囊,捐款数以万计,用实际行动践行“树高千尺不忘根”的朴素情怀。同时,他始终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和楷模。在他的引领下,更多的人积极关注家乡的发展,关注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暂新乐章。
岁月如梭,李金昌的名字已经遐迩闻名。他不仅是商界的骄子,更是做人的楷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亲切接见,不仅是对他个人成绩的认可,更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赞誉。他的故事,如同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奏响了梦想与奋斗的旋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如今,李金昌先生已八十有二,两次患癌,但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初心不改,老而弥坚。让我们铭记这位勇者的名字,因为,在李金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光芒与奋斗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职位高低,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终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2025.4.30于西安曲江
作者简介: 雷鸣,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研究员、甘肃现代书画院院长。
《黄河文苑》刊登各类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的文艺作品,欢迎投稿,欢迎关注,欢迎点评。
投稿邮箱:215172690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