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见证五月的青春华年
文/明社(新疆)
无独有偶
像
日月同辉的黄昏
你和你的本心
演绎着
分享着
契合着
梦与现实间
如同螺旋式的回放
在深情盈雨的窗外巧遇玫红
写下潮汐澎湃的壮观
天地当鉴
存活了五千年
梦
用一场五月盛宴
点燃
这久别了古长安三千年之前
就已预约的盛世再现
写下了
传载生命在礼赞
灼热了眼眸
惜别了那年烫伤了曾多么炽烈
那是何等的喜悦画面
红尘依作伴
为爱洗礼在回放的重现
爱的每一环节的零点
盛夏用
硕果累累
和经世之后不亏写下流年
一带一路的起点
恰远古折柳相送的泣涟
盛唐的十里长街
写在长安的月光宝盒里
一道道泉写的奔向
并非梦幻
被拉回的
是隔了时空的旧梦再现
滋养
等一场同爱旅行的遇见
五月的灞柳河畔
和盛夏见证
和感激同来的幸福感
高贵期望值
谁人
如此能耐
让爱在一瞬间登顶且为谁人一曲
爱为谁停留于珠峰之巅
是夜月点燃
还是情往不灭的续写浪漫
在前生早已种下的情种
让过窗的雷雨
不负遇见
奔腾吧
一如流向西域那乌昌有约的午夜月光和如水荡漾的一眸清泉
爱恨皆缘来
无多思唯用真诚做真传
2025-05-05原创首发
诗评
这首诗作以“五月”为时空坐标,将历史纵深与现实情怀交织,在宏大叙事中暗藏细腻情愫,呈现出对时代、文明与情感的多维礼赞。
- 意象的时空张力:
诗人以“日月同辉”“螺旋式回放”等意象勾连古今,用“古长安三千年之前”“盛唐十里长街”回溯文明根系,又以“一带一路”“珠峰之巅”锚定当代坐标,使“五月”成为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的交汇点。“灞柳河畔”“乌昌午夜月光”等地名意象,既具地域辨识度,又暗合“折柳相送”的文化基因,时空折叠中见文明延续。
- 情感的层递与升华:
从“巧遇玫红”的个体情感到“天地当鉴”的集体记忆,从“爱的零点”的私密体验到“经世流年”的家国叙事,情感如浪潮层层推进。“烫伤的炽烈”与“泣涟”的对照,暗藏历史沧桑感;“真诚真传”的直白收束,则将宏大主题落于人性本真,避免空泛。
- 语言的诗性与哲思:
“螺旋式的回放”“泉写的奔向”等通感表达,赋予抽象概念以视觉动感;“月光宝盒”“情种”等隐喻,将盛唐文明与当代情感熔铸一炉。全诗在“见证”“遇见”“奔腾”的动词序列中,传递出五月特有的蓬勃生命力,既有“华年”的青春激情,亦含“五千年”的文明厚重。
整体而言,诗作以浪漫笔触解构历史,用现代意识重构传统,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语境下,让“五月”成为文明对话与情感共振的精神符号,兼具抒情性与史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