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花古镇:在文脉与烟火中邂逅诗意(一)
五一假期,我,丹凤张杰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踏入了棣花古镇。这座隐匿于商洛深山的明珠,既是文坛巨匠贾平凹先生的故乡,也是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精神家园。初至此处,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网络平台上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诗词佳句,此刻竟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让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天地之间。
走进古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宛如一条时光的纽带,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两旁的古建筑古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墙壁上斑驳的痕迹,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每一道裂痕都承载着一个故事,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一段历史。漫步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正如网友在抖音上所描述的:“青砖黛瓦映斜阳,古韵悠然入画来。”这般意境,在棣花古镇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如今的棣花古镇,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早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景区内,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旋转木马、碰碰车、海盗船……孩子们在其中尽情嬉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人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忘却了生活的烦恼,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美食街上,各色小吃琳琅满目,香气四溢。金黄酥脆的油糕,咬上一口,甜蜜在舌尖绽放;酸辣可口的搅团,入口爽滑,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香气扑鼻的腊肉,肥瘦相间,咸香适中,令人垂涎欲滴。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棣花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就像一位美食博主在小红书上写道:“棣花美食,是舌尖上的乡愁,是记忆中的味道。”
作为贾平凹先生的故乡,棣花古镇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内,陈列着先生的手稿、著作以及各种珍贵的物品。站在这些展品前,我仿佛看到了先生伏案写作的身影,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他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又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在网络上,众多文学爱好者纷纷留言:“贾平凹的文字,是棣花古镇的灵魂,是我们心中的灯塔。”作为一名草根文学爱好者,我在这里汲取着无尽的灵感和力量,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每逢佳节,棣花古镇便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圣地。文化国粹交流展在这里轮番上演,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台上,传统的戏曲表演精彩绝伦,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腔婉转悠扬,将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书法展览中,一幅幅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让人赞叹不已,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展现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我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在展览现场流连忘返,与其他书法同仁交流心得,切磋技艺,收获颇丰。网络上,关于棣花古镇文化交流活动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众多网友纷纷点赞评论:“棣花古镇,是文化的殿堂,是艺术的摇篮。”
棣花古镇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正如一首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诗中所写:“丹凤花开映彩霞,棣花古镇绽芳华。千年文脉传薪火,盛世繁华耀中华。”棣花古镇,这座藏在深山里的明珠,在国家政策的照耀下,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了人们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
此次棣花之行,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对文学和书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相信,棣花古镇的传奇故事,将在网络的传播下,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它的美丽与魅力,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绽放光彩。而我,也将带着这份感动与收获,在文学和书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手中的笔,书写更多关于棣花古镇的美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