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朗诵:陈丽

清明节飘浮的祭烟
泛起我心头的伤感
陪伴父母的最后日子
成为我最珍贵的纪念
那是去年重阳节的傍晚
母亲微合双眸卧于榻间
父亲缓缓近前伏耳轻言
"你最美,你最漂亮"
母亲撑起双眸
笑得菊花开满脸
'瞎说,老的眼皮能盖住脸’
"N0
你年轻时的容颜早已霸占了我的眼"
父亲孩童般开怀大笑
哎哟
牙套从口中飞出落入胸间
片刻
交响乐般的笑声充滿了家中每一个房间
那夜
母亲在睡梦中微笑着离开了人间
……

百天后的夜晚
父亲伫立在母亲睡去的床榻前呢喃
"你们妈妈还没有走远
追她还来得及
再等,怕是走远"……
儿女们重复着宽慰的语言……
夜里
父亲在安慰声中平静入眠
睡梦中去追寻他的爱人不肯复返
是的!来得及!
母亲定会听到父亲的呼唤
定会在天堂的路上等他相伴
感恩的泪珠串成线
我仁厚慈祥的父亲母亲啊
何等造化
于暮年相继在睡梦中驾鹤西天
平和而坦然
我风雨同舟的父亲母亲啊
令人赞慕
六十六载琴瑟和鸣,恩爱相伴
温馨而平淡
我善良坚强的父亲母亲啊
叫人赞叹
九十载秋霜春露,几经坎坷,多彩而平凡
追思的泪水和着雨水汇成幕布
映满父亲母亲爱的过往瞬间

父亲出生于天府之地四川
母亲出生于黑龙江畔
父母亲的万里姻缘
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联
当侵略的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
15岁的父亲毅然参加了志愿军
奔赴朝鲜前线
伴随着胜利的战鼓
志愿军凯旋
本可荣归故里的父亲
又听从党的召唤
风尘仆仆来到了黑土荒原……
在年终庆功表彰大会上
当"三八红旗手"的母亲
戴着大红花
出现在父亲面前
那朴质无华 清新脱俗的倩影
便成为父亲眼中的瑰宝
心中的女神
一生的红颜
而经过战火洗礼的
坚毅 干练 英武的父亲
更是母亲眼中的高山
心中的英雄
一生的爱恋

没有聘礼没有嫁妆
有的是两颗相爱的心脏
没有新衣没有新床没有新房
有的是共同的奋斗
有的是共同的理想
没有海誓山盟
却同舟共济携手一世
没有花前月下
却相濡以沫厮守一生
映着追忆思念的幕布化做升腾的雾霭
高唱着我至亲至爱的父亲母亲啊
爱永在手永牵

看
仰天祈愿的缕缕青烟
同雨后天际的霞光交织铺展
那橙红色闪着光芒的霞雾天边
父亲母亲耳鬓厮磨的身影若隐若现
悠悠然
传来父亲那熟悉的缥缈的爱的语言
你最美,你最漂亮--
袅袅伴
飘来母亲那熟悉的悠远的咯咯的笑声
那笑声是那么甜蜜……
那么缠绵……
那么悠远……
甜蜜而缠绵……缠绵而悠远……

2025年4月4日清明节
赤诚之声诉家国大爱
真挚朗诵传精神薪火
—— 评陈丽自诵《天边的笑声》
在清明时节的哀思氛围中,陈丽以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创作出《天边的笑声》来缅怀父母,文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动人。不同于许多诗歌追求华丽辞藻,她将笔触深深扎进生活的土壤,用 “母亲笑得菊花开满脸”“父亲牙套飞入胸间” 这般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将父母之间质朴而深厚的爱意描绘得鲜活灵动。这些源自生活的真实细节,饱含着她对父母的深切怀念,看似直白的文字,却如同重锤般直击读者心灵,让人在平凡中感受到至真至纯的情感力量。
作为朗诵小白,陈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娴熟技巧,但她凭借着对父母的深情,用赤诚之心诠释这部作品。当她朗诵时,声音轻柔低缓,像春日的微风,将父母暮年时温馨相处的点滴温情,缓缓地吹进听众心里;而当诵及父亲 15 岁投身抗美援朝战场、母亲作为 “三八红旗手” 为工作奉献时,尽管声音偶有生涩,却因内心对父母的敬佩而变得坚定激昂,有力地展现出父母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大爱;在回忆父母相濡以沫的岁月时,她不加掩饰的哽咽与眷恋,更是让那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深情,毫无保留地流淌出来,将父母间的爱诠释得淋漓尽致。
陈丽父母的一生,凝聚着爱国、坚守与奉献的精神。在当今时代,这种精神不仅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明灯,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陈丽用原创文字承载这份珍贵情感,以深情朗诵为桥梁,带我们重温父母动人的故事,同时也在呼唤着我们将这种精神传承发扬。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她的朗诵,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让这份跨越岁月的爱与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时代印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和朗诵:陈丽,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成员。
责任编辑:刘晴

题字: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瞿忠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