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似光,照亮成长之路
文/张海春
时光的齿轮缓缓转动,在初中这段珍贵的岁月里,有一个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他就是我的数学老师李成文。
七年级时,李老师不仅是我的数学老师,更是我的班主任。那时的我,刚刚踏入初中校园,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同时,内心也满是胆怯与不安。
可这些,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变化,都逃不过李老师敏锐的眼睛。他时刻关注着我的动态,只要发现我有一丝不对劲,便会第一时间与我的妈妈沟通。正是因为老师的这份关注与负责,我才没有在迷茫中迷失方向,而是在他的引导下,顺利走上了学习的正道。
那时候的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小船,而老师就是那座明亮的灯塔,为我指引方向,让我不再彷徨。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升入了八年级,李老师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本以为与老师的交集会渐渐减少,可他对我的关心却丝毫未减。
在我生病住院的那段日子里,老师的鼓励成为了我对抗病痛的强大动力。当时恰逢学校运动会筹备,老师既要组织学生训练,又要安排各项赛事,忙得不可开交。
妈妈既担心我的身体状况,又忧虑我的学习会因此落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老师发了短信,希望他能把每天的作业和课堂重点发给我们。
我和妈妈都觉得,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老师或许会顾不上。然而,老师第一时间就回复了:“好好养病,作业我每天发给你们。”短短一句话,却让我和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无论何时,老师都把我们学生放在心上。
在住院期间,我坚持把每天写完的作业发给老师。而他,无论多晚都会及时批改。
有一次,我在深夜十二点发送作业,本以为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反馈。可当我清晨醒来,打开手机,就看到了老师密密麻麻的批改痕迹。他用红笔仔细标注出重点和错误,每一个批注都饱含着他的耐心与关爱。有时,因为吃药打针身体不舒服,我只能潦草完成作业,但老师从不抱怨,依然认真批改。透过那一个个红色批注,我仿佛看到深夜里,老师在台灯下,不顾疲惫,专注批改作业的身影。他的这份认真与坚持,让我内心充满感激,也更加坚定了我好好学习的决心。
师恩如山,高大巍峨;师恩似海,浩瀚无垠。我的数学老师,用他的责任与关爱,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份恩情,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并化作前进的动力,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作者简介:
张海春,2010.3月出生,爱画画、读书。湟源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