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我与牛河梁的初次相遇
作者/邵春梅
朗诵/陈 阳
新世纪初的那个盛夏,我怀揣满心期待,终于踏上牛河梁这片神秘土地。初到此地,眼前景象并未给我带来太多惊喜。放眼望去,它恰似东北常见的老林子,漫山遍野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在微风轻抚下,松涛阵阵,宛如低吟着古老歌谣。草丛中,时而有野兔敏捷窜出,为这片宁静山林增添几分灵动生气。
然而,随着脚步深入,一种奇异感觉在心底悄然滋生。我不禁诧异,这山梁走势怎如此齐整有序?抬眼远眺,远处一座山头,居高临下地俯瞰山下一切,仿佛默默守护着这片古老土地。后来得知,此处竟是五千多年前老祖宗祭天祭祖的神圣之地,这一认知,瞬间为眼前一切染上神秘庄重的色彩。
在牛河梁,最令我心灵震撼的,当属那座神秘女神庙。我怀着敬畏之心,隔着玻璃围栏向下凝视,土墙历经岁月侵蚀,仅余半截残垣,当年烈火留下的痕迹却依旧清晰,宛如历史镌刻的深深印记。我的思绪不由自主飘回五千多年前,想象着老祖宗们用粗壮木柱搭建半地穴式房屋,精心在墙上涂抹泥巴,再以细腻笔触画上红黄相间的精美花纹,那该是何等宏伟气派的场景!
而最令人称绝的,无疑是那尊女神像。她眼眶中嵌着绿莹莹玉片,当我的目光与之交汇,仿佛能感受到她深邃的凝视,后背不禁泛起丝丝凉意。专家说,这便是我们中华老祖母的模样。仔细端详,宽脸盘、高颧骨,不正与咱东北大姑娘有几分相似?一瞬间,一种跨越时空的血脉相连之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离开女神庙,来到积石冢,这里的景象同样令人惊叹。石头堆砌的坟包,一圈环绕一圈,宛如岁月编织的神秘花环。中间最大的墓冢里,玉器堆积如山,在阳光照耀下,闪烁温润光芒,仿佛诉说着墓主人曾经的尊贵荣耀。导游介绍,这里如同明十三陵,墓主人身份越尊贵,所处位置越高。我蹲在一旁,仔细数着那些石头,心中感慨:五千多年前的人们,究竟拥有怎样的智慧,才能用这些看似普通的石头,摆出如此精妙讲究的阵势?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是历史的密码,等待后人解读其中奥秘。
然而,此次牛河梁之行,也留下一丝遗憾,便是未能赶上苏秉琦先生在此的时光。听当地老人讲,当年苏秉琦先生总是拄着拐杖,不辞辛劳在山间奔走,每发现一件宝贝,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便会绽放孩童般纯真的笑容,仿佛寻得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藏。苏先生的儿子也曾提及,牛河梁是他父亲即便在梦中,都会时常念叨的地方。想来也是,牛河梁承载的厚重历史与神秘文化,又有谁能不为之倾心?
夕阳缓缓西下,如血余晖洒在牛河梁的山梁上,为这片土地披上如梦如幻的金色纱衣。我静静坐在山梁上,任由思绪飘荡。微风呼呼吹过松林,发出沙沙声响,恍惚间,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听见五千多年前激昂的鼓声。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黄帝或许曾在此虔诚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伯夷叔齐或许也曾在那边山脚下,悠然采过薇菜,坚守高洁志向;甚至管仲的老马,说不定也曾在这片土地上,畅饮清澈泉水,为疲惫旅程积蓄力量。这一切遐想,让牛河梁愈发显得神秘神奇,仿佛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无数故事传说。
作者简介:邵春梅,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文学院首届县区作协主席研修班学员。诸多文学作品在《鸭绿江》《辽宁日报》《今日辽宁》《辽沈晚报》等报刊上发表,多次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现已出版散文集《漫卷流年》(女真作序)
朗诵者简介:晓晨飞扬,辽宁朗协副秘书长,国家级主任播音员,辽宁省金话筒奖获得者,曾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