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11》「飘舞的剑」(7904辑)

晨间寄语
我在懊恼中写第二遍《寄语》,因为第一篇由于不小心,按了删除功能,前功尽弃。
《寄语》是一项自己强加的任务,删除了只有重来,尽量完成任务。没有特殊原因,一次放过,会有第二次,然后的然后,就不知所终,我不想那样。
这样的事我不止发生过一次,前面的内容还记得一些,以为可以重来,但是构思夹杂着懊恼,已是面目全非。重新写出来的效完全不是前面的样子,只有另择内容。
记得前面的开头语,是说昨天又跑了两百多公里,写了看到高速路上缓行时事故现场上的一些散落物,议论节假日里的祸福相伴,这大概就是人世间的一种规律吧。那段描写感觉还可以,但怎么重新写出来都没有前面的表达清晰。干脆另写一段感想,这次去到的一个场景,是去参加一个小侄儿的婚礼。喜事意味着人多、热闹。可去到了那种场合,仅感觉自己属于多余的人,显得格格不入。给自己的结论是,没有了想要趁热闹的想法,大概,这应该是走向衰老的表现。
人需要表现自己有很多理由。女人是打扮穿着光鲜亮丽,男人则是荷包鼓胀有底气。什么都不占,可能自然相惭形移吧。有人告诉我,不偷不抢不攀不比,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八杆子挨不着要攀要比的。0K,站得直、行得正,也该是做人的样子。
衰老潜藏着许多危机,但其危机的好处是自知之明,提醒半道回头,去不得、不想去的地方,不去。没有了抛头露面,自然少了许多烦心事。衰老了有好的提醒警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借以告慰自鉴。藉此,又眼前一亮,淡泊了名利,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做自己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何须别人怎么样看你?可能、又大概,这就是想要淡出别人视野的理由吧!
老来人要的,不是思想上的禁锢,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因为,前面后面,有老有小,有许多的要顾及。我们把值得的纪念、情义的不忘、学习的挂怀、恩重的惦记、难能可贵的尊重、超凡脱俗的铭刻…,无怨无悔、形成愿意、经久变不衰。
《寄语》有个好处,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愿朋友们都有自己的随想随心随愿[抱拳][爱心][握手][玫瑰][合十]!
新的一天,早安!
202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