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相写真
听课感悟
江苏/陶为祥
几个月来,听了十多家中医课,其共同特点是:
其一,皇家用品,特供之药!乾隆出来了,红墙露脸
了,诱感人心。每推一款,概莫例外。
其二,道地稀缺,价格昂贵。国家持批,工厂让利,大夫求告,团体赞助,悬壶免薪,奉蓄从公,等等,半价一折,触动人欲。
其三,针对老慢,一药能治百病,网收亚健康人群,拓展销路,成了仙丹妙丸。
其四,反馈验证、,诸如觉好睡点,血压降了点…一都是些小病小痛,且不说能否稳定,上手就是几亇疗程,累月成年,甚者终生服用,要求病家多买多存些。人成了“药″灌子,家成了药舗子。70年前我镇上的名医陶学己、钱拱辰、杨奉仙、王益康等(那时无西医之说)以至我的学生陈正国,都不是这样的。57年去上海广慈医院看胃病,老先生开了十副药十粒丸子,肯定的说,不要再来了。果不其然,好了!直到94岁,从未复发。
其五,红包引诱,送礼上勾,以购配送,以多购加多送,激发利欲,撘配营销,完全丧失医道,浑同商贾,有损孙陶形象。
总体印象,经营销存为主,司道问药为辅,令我不解,似觉受骗,心生悔意。
我自幼就诊中医,热爱中医,信仰中医,也曾拜师学医(因动乱逃难而废),这次也购“药"(多半药食同源)不少。因我体质就好,服用半年之多,亦如常态。
现在,课越听越迷糊。奇了,怪了,大夫们推荐的每一种汤膏丸散,莫不称是老慢病克星,为何人间病号却只增不减呢?、不见西医之能,也未赏中药之神,是病家不信中医,沉缅西药,还是罪在皇帝专利特供专权,视民草芥呢?眼见医药市场化,白大袿成了红顶商人,成了老板董事长(院长),广告员,卖药员,夸大其词,诳语连篇,百姓莫辩。面对大肆表演商用伎俩,不胜感伤,唉!变了!变了!真的变了!!!
如此方式振兴中医中药,岂能持久!此课能讲多长?一阵风吹过而已。老鼠尾巴长不了。
奉劝已经上岗客服的大学毕业男女,千万別以客服为业,此等行当不能伴君终老,更不能扬君之名?一技在手,走遍江湖。慎听,保重!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