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斌推荐语:25年前,我亦师亦友的北大荒作家杨孟勇,创造了57岁做心脏移植的世界奇迹,并接续创造了心脏移植不久后停止服药、健康地存活了25年的人间神话。杨孟勇用一颗不正常的心脏,把生命的不可能活成了可能!他的神奇故事,曾经由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电视台制作专题广为传播。长篇纪实散文《活下来再说》,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推荐连载此书,意在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感动,同时感受这个社会的优越和温暖。尤其要向给予杨孟勇二次生命的哈医大二院、及其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活下来再说
著/杨孟勇

9、惊心动魄六小时
一幕生与死的大戏在早晨5点钟准时上演了。这种手术算得上真正的惊心动魄了。一把锋利的柳叶刀,一点点地把心切除下来,放在手术室的盘子里。
尽管如此的惊心动魄,如此的精彩,深度昏迷之中的我,都无法领略。倒是哈医大一个班的实习生,坐在隔壁房间里,通过手术室的录像头录制转播,有幸观看了换心手术的从头至尾。
真正的神奇的换心术开始了。
止血钳、手术刀、手提式震动电锯如流水般递向夏求明,递向陈子道,递向姚志发,递向臧旺福教授手中。
手术刀沿锁骨向下划开皮肤,刀口延伸至脐部一寸处。钢板沿切口伸进胸膛,衬垫于胸骨下,震动式电锯在柔和细腻的声响中切开骨柄,并缓慢谨慎向上移动。
胸骨切开,一颗微微跳动的心脏在心包的围裹下,呈现在四位心外科专家面前。
撑开长达25公分的胸膛切口,切开心包,倒T形悬吊于胸壁上,形成心包摇篮。
手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体外循环机开始运转,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起不依靠原有心脏的体外循环系统。
一把柳叶刀伸过来,小心地沿右房室沟切开,上下扩展,延伸至左心房与静脉窦开口处。一只戴胶皮手套的手,握住心脏,轻轻向左侧翻转,让左心房暴露出来,刀刃沿左房室沟切开,最后切断肺动脉,再切开房壁顶部,一颗多病的心脏终于从胸腔里取了出来。
我的心脏被切下来放进盘子以后,不知是由于疼痛,还是由于将要到来的死亡,它先是很剧烈地跳动了大约四十几分钟。然后一次比一次微弱,一次比一次无力,直至停止。
它在我的胸腔跳动时,可以听到它隐隐如鼓的律动。
她停了下来,生命的鼓声止息下来。正如诗人海子所描绘的那样:
举起心脏
拌碎在太阳的鼓面
鼓手终于在火中像火一样笑了
像火一样寂寞
我的胸腔中,原来心脏跳动的地方,现在已空空如也。
供给我维持生命的心脏,也在同时离开供体,被装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以最快的速度送进了手术室,经过修剪,与我仅剩下很小一部分的左右心房吻合。
夏求明教授手拿弯针,认上一根聚丙烯线,这个慈母一样的心外科专家,为儿女缝补衣裳似的,一针一线为我缝合心脏,缝合主动脉血管,缝合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血管。
这个曾在硝烟中出入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军医,他每缝一针,站在对面的助手就要把缝合线拉一下,并且要松紧适度。我那心脏和血管接头处,不知留下了这个74岁的心外科专家的多少密密麻麻的针线。
手术室的门开了,陈子道教授第一个走了出来。在为我移植的过程中,他的手指被刀划破,他是出来作包扎的。但他报告了一个喜讯,手术一切顺利!一直守在手术室外面的妻哭了,孩子们哭了。泪水流下来,滴落在电梯门口的水磨石地面上。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