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细品一囊萤
宋今声
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为萤火虫。有关资料介绍,这种昆虫在地球上约有2000余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和窗胸萤等几种。在这个小小的昆虫身上,古代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故事。车胤和杨广都曾经“玩”过萤火虫,两种“玩”法,两种效果。
《晋书·车胤传》载:“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就是成语“囊萤夜读”的出处,到宋代王应麟撰写《三字经》也把这个典故放在里边,叫“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勉励贫苦儿童发奋读书。车胤幼年贫困,家里常常缺少灯油,夏天夜里用白色丝袋盛装数十只萤火虫照明读书,后来学成,从荆州主簿(相当于现在地市级政府秘书长)做起,一直升迁至吏部尚书(古代六部之长,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长)。他的家乡湖南省津市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在他的出生地建有“囊萤台”,纪念先贤,怀古照今,激励来者。
萤火虫到了隋炀帝杨广的手上,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情趣。《隋书·炀帝纪》载:“壬午,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这是隋炀帝从洛阳坐船通过大运河来到扬州以后,夜里出宫,命人捉来许多萤火虫,集中一起放飞,欣赏漫天荧光的景色。杨广会玩儿,都玩儿花来了。现在扬州有一景,名曰“放萤苑”,相传就是当年隋炀帝杨广的放飞萤火虫的地方。
杨广少年时代非常聪明,他一定会知道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但是,他为什么不能在通亮的宫灯下勤政治国反而沉湎于吃喝玩乐、荒淫无度呢?这不是历史问题,而是人生课题,需要我们深思鉴戒。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史称“美姿仪,少聪慧”,二十岁挂甲领兵,曾经北击突厥,东征高句丽等。登基后迁都洛阳,之后开凿大运河,兴科举,然而不思进取,不念民生,连年征战,凿渠出游,残暴腐败,致使天下民怨沸腾,最后陷入全国乱局而不治,年当50岁之时,发生兵变,被乱军勒死。唐代诗人杜牧在其诗作《扬州》里写的:“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的诗句,就是对隋炀帝玩弄江山,丢弃社稷的真实写照。
历史传说有许多“斗鸡台”,都是记载统治阶级和富贵子弟斗鸡走马的故事,在这里恕不过多考证。杜牧在这里这所指的“斗鸡台”,说的是历代的昏庸皇帝临近四面楚歌、国破家亡之际,仍然不理朝政,淫宴欢歌,饮酒作乐,屠刀已经按在脖子上了,仍然不知死期已到。这是多么可悲的啊。
写到这里,不仅使我联想到,车胤为了求知苦读,囊萤取亮,今天我们有了电灯,读书已经不在苦于无亮,当然也不会到野外山林捉萤火虫囊起来观书了。但是,想想看,有多少人在雪亮的灯光之下勤奋苦读学习呢?而又有多少人沉湎在“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呢?即如赌场麻将馆、酒局竟夜欢。
2025年5月5日
作者简介
宋今声,笔名沙岭樵,现为双辽市书友协会秘书长,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多次被《四平日报》、《吉林日报》“东北风”、《吉林银行业》、《东北金融》、《金融博览》、《地方金融》、《中国征信》、《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新农村》、《中国火炬》、《中华合作时报》、《金融博览》、《人民法院报》、《法制吉林建设研究》、《中国组织人事报》等省市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其杂文《小心划下你今天的每一笔》曾被吉林省纪检委机关期刊《浪淘沙》1996年度6月号发为卷首语;杂文《珍视清白》被陕西省纪检委机关期刊《党风与廉政》2012年9月号发为卷首语。
在现代辞赋研究创作上有新突破,先后创作了二百余首辞赋作品,有的被国内各级报刊媒体采用。《春赋》和《补丁赋》被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华辞赋》杂志创刊号采用。《清廉赋》和《精准扶贫赋》分别获得吉林省纪检委和吉林省委老干部局主题征文一等奖。创作的中篇小说《野岗情缘》和《祸乱下河湾》分别在《双辽日报》和《辽水文学》上连载;创作的《百赋集》于2015年8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现代辞赋《陶然赋》被选入中华辞赋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