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汤优烈,籍贯诸暨,杭州人
杭州第八中学69届初中毕业。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文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结业。
曾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战士,当过电影放映员、广播员。
回城后,一直在交通系统工作,退休前为杭州市交通局干部。
现为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黄亚洲书友会朗诵团团长。
现居杭州市。

我的兵团岁月(共19章)
长 途 野 营 拉 练(第五章)
一九七一年新年快要到了,连队知青战士们都盼着能回家过新年。作为连里文书的我尽管心里也有这样的念头,但思忖着,我们来兵团才两个月都还不到,大家的情绪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连队领导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肯定不会同意的;倘若真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一定让其他同志先回。
果真应验了我的猜想。连队领导明确表态,按照上级要求,兵团战士过年一律不准回家,但主要原因是要呼应部队紧张备战要求,可能会有大的动作,因为生产建设兵团是解放军的后备力量。
连里几个消息灵通战士议论纷纷,中苏边境出现紧张态势,火药味浓起来了,部队都在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搞整训拉练,积极备战,准备与苏修打仗,兵团是后备力量,也要与军队一样搞拉练,强体魄,作好备战工作。
那天吃晚饭时,通讯员小陶向我透露了连队今夜要搞紧急集合的消息。说实话,初中两年文化知识学的不多,军训集合、拉练却搞过不少,自我感觉没什么问题。
凌晨四时许,紧急集合哨声响起,我三下两下穿好衣裤,赶紧打开手电,麻利地打好七八斤重的棉被背包,三步两步赶到集合地,一看时间仅用十三分多钟。全连也仅二十分钟就集合完毕,随后绕山路进行了七八里路的夜间拉练。
回到连队驻地,连长肯定此次活动并表扬了大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只是一次尝试性的集合和短距离拉练,大家要认清当前国际形势的严峻性,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更大的艰苦考验。连长的话似乎激发起了每个兵团战士心中久存的军人夙愿和报国情怀,大家以热烈鼓掌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当然是用力拍掌的那一位。
果不其然,两天后兵团进行长途拉练的命令下来了。连里召开了组织长途野营拉练的专题动员会,连长从雷厉风行贯彻毛主席批示和当前国际形势严峻的高度,阐述了举行拉练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除了确实有病不能参加(需请假并得到批准)外,,连队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这次长途拉练活动。
说实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心结,或者说有一个小隐私,我的脚是平足底,不适应长久站立和行走长路,平时稍微多走点路,我就会感觉到脚部疼痛,行走不便。
长途野营拉练我从未经历过,这脚能承受得了吗?如果向连首长讲清缘由,我想,领导可能会同意我不参加拉练的,但这可是我到兵团遇到的首次集体锻炼活动,能像电影里解放军战士一样的行军,多威武啊!对自己又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失去了多可惜呵。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保守自己的小秘密,绝不能让战友们小看自己,勇敢地去做搏击长空的雄鹰,经受暴风雨的洗礼。
我至今记得很清楚,一九七零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早晨六时,长途野营拉练正式开始了。全连编成两人长队分排班拉距行进。这支队伍看上去够别致的,男女混合,衣服各一,肩上的背包大小不整、色彩斑斓,但是人人挺胸昂首,步伐齐整有力。
我肩背七八斤的棉被背包,挎着军用书包和水壶,走在连部区块。带着红领章红帽徽的连长、指导员夹杂在队伍中间,这队伍真有点儿当年八路军区小队、武工队的味道。路边村民都投来惊奇、羡慕的眼光,有的还伸出了大拇指。
队伍行进了三四个小时后,状况有点变了,队形松垮稀散了许多,擦汗的、歇息的多起来了。此刻,我的脚亦开始作祟,两脚的经络开始疼痛,举步有点儿沉重,渐渐落在队伍的后面。“不行啊,才第一天,才几个小时,就这样,一定要坚持!”我暗暗告诫自己,匆匆地向前赶。
中午简单就餐并作短暂休息后,队伍又出发了。连首长不断鼓励大家要鼓足勇气,克服困难,坚持就是胜利。并让大伙儿高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歌曲。天色慢慢暗沉下来,汗水已湿了衣被,北风呼呼吹着感到丝丝冷意,脚越来越不听使唤,好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开步子。远远望去还没有宿营的迹象,怎么办呢?
这时,有一支兄弟连队的队伍上来了。一位身着红灯芯绒上衣梳两小辫子的女战士看着我如此吃力的样子,大声对我说:“加油啊,前面就是宿营地了,来,我帮你背背包”。我不好意思地摇了几下头,心中掠过一丝愧意,人家女生能坚持,我怎么啦,掉队当逃兵?决不!想到这里,脚似乎有点来劲了,步子也大了起来。
大约晚上六点多钟,队伍终于到了长兴李家巷一带。宿营地到了,我一走进安排好的老乡家,便倒在地铺上,一动也不想动。指导员笑着对我说:“文书啊,今天我们才走了四十里路呵”。话语的意思不言自明。
我真恨这两只讨厌的脚,太没用了,想起《南征北战》影片中,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一连几天每日行进一百二三十里,赶到摩天岭打阻击战,自己实在太渺小了。想至此,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锻炼再锻炼,坚持再坚持,坚决完成这次野营拉练任务。
使我没想到的是,长途拉练对我的挑战是那样的艰巨和困难。或许身体缺陷造成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用决心就能克服的。试想,一般的人突然行走一天长路会感到很累、腿胳膊酸疼,但休息一夜后就能恢复不少。而我是先天不足,走一天后,这个疼痛劲儿真没法描述;休息一晚后,疼痛还是照旧,站起来就是迈不开步子,一瘸一拐的。
三十日亦是早晨六点,拉练队伍准时出发。连里将大部分同志的的棉被背包统一用车运送,让大家减轻了背负的重量,轻装上阵。第二天总行程有六十五里,到达宿营地长兴大云寺时,我几乎要瘫倒在地,两脚都站立不稳了,好像要抽筋似的。才第二天哪,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真有点儿摇摆不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能走完拉练全程,怎么办?
此时,心灵深处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不行,决不能打退堂鼓,先前表达的决心、承诺的誓言呢,必须要兑现!“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指导员的话也在不断警醒着我。
对!我要以最大的毅力克服病痛,向极限挑战,坚决走完拉练的全部路程。意志,确实是抗击困难、抵御疾痛的良药。我让战友帮我挑破两脚的水泡,自己长时间揉搓疼痛的经脉,默默地做着上路的准备……
第三天凌晨照常出发,行程七十五里,第四天走了八十五里…… 我们的拉练从基山开始,至三天门—李家巷—长兴大云寺—泗安—南湖—安吉—晓墅(实际是围绕吴兴、长兴、安吉三个县跑了一圈),最后到达目的地吴兴县的和平镇。记得那天,我是紧咬牙关、一跷一拐地走进了目的地营地的。
历时十天的长途野营拉练圆满结束了,当队伍回到自己的营房驻地时,我真的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克服身体的缺陷,战胜困难和病痛,是要毅力的,而且是顽强的毅力,我做到了。在一个充满理想和信念的十七岁的小伙面前,还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征服不了的苦痛? 这使我对自己的认知更全面了,自信心也更强了。我畅想着,或许有一天祖国需要时,我亦能冲上前线,杀敌卫国。
为此,我乘星期天专门请假跑到妙西镇照相馆,花一块钱拍了一张身着军大衣站立山头的照片,以示具有的军人气质,作为对自己的褒奖;又在镇里的小吃店,花了两毛五分钱要了一碗肉丝面,犒劳了一下自己。等到照片一洗印出来后,我就立即将照片寄给了家人和好友。
(未完待续)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