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互生(1891—1933),字人俊,号务逊,又号日休,湖南邵阳人。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邵阳东乡天台山,他“奋然而起,作点革命的工作”,始于辛亥之役。辛亥革命时,曾跟长沙革命军攻巡抚衙门。1913年在邵阳中学读书时作文痛骂北洋军阀。匡互生来自清末民初革新风气最为硬朗的省份之一湖南省,当时的湖南省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他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五四运动天安门大会和会后游行的三位主要组织者之一。1919年夏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数理部,1933年4月22日病逝于上海。
己亥(2019)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再过一个月又要迎来“五四”运动的百岁周年。不由得使我想起五四运动的先驱们,那些为了民族存亡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学生领袖如:罗家伦,匡互生,许德珩,傅斯年,段锡朋,张国焘,梅思平等,还有参加五四运动的爱国学生们。 
尤其是我们匡氏家族的匡互生宗长(崇敬的长辈),是我们匡氏近现代的杰出人物,也是彪柄中国近现史册的革命家教育家。著名经史专家周予同说匡互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值得纪传的人物。”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以学生为主体各界人士参与的爱国运动。 匡互生是五四运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与傅斯年.段锡朋等人组织了北京学生集会游行,天安门广场大游行,率先冲入曹汝霖住宅大院,用预藏火柴点火烧赵家楼把五四运动推到高潮。火烧赵家楼的壮烈之举也是五四运动最大的亮点之一。 也许匡互生这个名字对于现在很多人都陌生,但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在五四运动这一页却记载了匡互生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之一,烧赵家楼的点火人。再翻开中国近代教育史,匡互生是立达学园的创办人。
当年的立达,是所群贤名人云集的校园。大批的中国文化学术名流都曾在这里讲学授课。有文史老师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陈望道、沈雁冰(茅盾).许杰、刘大白、郑振铎、周予同、陶载良等。美术音乐老师有丰子恺、朱光潜.吕骥、关良、陈抱一、裘梦痕等。外语老师有胡愈之、吴朗西、毕修勺等。数理老师有楚图南、夏衍.章克标等等。 鲁迅、李淑同等文艺大家也曾应邀到过立达学园讲过课。 当年社会上流传:“文有立达,武有黄埔。”把立达黄埔看着是中国的希望。 匡互生不但是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