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赞中国工会成立100周年
作者:韦民/陕西宝鸡
百载逐光路,浩志映河山。
京汉风云初涌,星火始燎原。
唤醒劳工千万,高举维权旗帜,聚力挽狂澜。
使命肩头扛,砥砺勇登攀。
跟党步,谋发展,克时艰。
创新奋进,群策群力著宏篇。
看那神舟探宇,又见蛟龙蹈海,伟业赖英贤。
薪火相传处,国势正昌繁。(143字)
【成立背景】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1922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召集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标志着工人运动的复兴。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人运动因此复兴和高涨。
1925年5月1日至7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宣布取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领导全国的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全国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关,实现了全国工人运动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271字)
【作品赏析】
浩气贯长虹,薪火铸华章——《水调歌头·赞中国工会成立100周年》赏析
《水调歌头·赞中国工会成立100周年》以恢弘的笔触、磅礴的气势,生动展现了中国工会百年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作者韦民立足历史纵深与时代高度,将历史记忆、现实成就与未来期许熔铸于词,彰显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炽热的家国情怀。
上阕起笔“百载逐光路,浩志映河山”,以凝练的语言点明中国工会百年征程,“逐光”二字既喻指对理想信念的追寻,也暗含对光明未来的不懈探索,奠定全词激昂奋进的基调。
“京汉风云初涌,星火始燎原”,巧妙回溯中国工会的起源——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场斗争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工人运动的燎原之势,形象地展现了早期工会组织萌芽与发展的艰辛与伟大。
“唤醒劳工千万,高举维权旗帜,聚力挽狂澜”,进一步刻画工会团结工人阶级、维护劳工权益、在时代浪潮中力挽狂澜的核心使命,凸显其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使命肩头扛,砥砺勇登攀”,则以坚定的语气展现工会人坚守使命、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为上阕作结。
下阕“跟党步,谋发展,克时艰”,简洁有力地阐明工会始终紧跟党的领导,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发展、攻坚克难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奋进,群策群力著宏篇”,强调工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靠集体智慧书写时代新篇章。
“看那神舟探宇,又见蛟龙蹈海,伟业赖英贤”,以“神舟探宇”“蛟龙蹈海”等极具代表性的国家重大科技成就为例,生动诠释了工会组织汇聚的工人力量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与建设发展的关键作用,彰显了劳动创造伟大的深刻内涵。
“薪火相传处,国势正昌繁”,以薪火相传喻指工会精神代代延续,展望在这种精神传承下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给全词画上一个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句号。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词善用意象,如“星火”“狂澜”“神舟”“蛟龙”等,使抽象的历史与精神具象化,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同时,语言凝练大气,节奏明快有力,既符合词牌格律要求,又兼具时代气息,将历史叙事与情感抒发完美融合,既歌颂了中国工会百年奋斗的丰功伟绩,也激励着新时代劳动者接续奋斗,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 。
(878字)
共1292字 2025年4月30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