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成功之路
范兴迪
我个人认为,从古至今名人的成功之路离不开“人缘、机遇、才干”三要素。晚清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一代名臣左宗棠,“48岁才正式被清廷仼命为四品京堂候补”,开始其仕途生涯,大器晚成,是“人缘、机遇、才干”三要素的集中体现。
首先看看他的人缘。他25岁出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教学和行政的总负责人)。正是这一年两江总督陶澍回安化老家省亲,途经醴陵,该县知县安排其在渌江书院下榻,并嘱托左山长撰联欢迎。就是这副对联成了左宗棠步入官场的敲门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他撰写的上下联分别是: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谁能看得懂啊?近日我搜阅了一些资料,多少嚼出了一些味道。上联是作者抓住陶澍从政二十年来最得意、最荣耀的两件事加以歌颂。“春殿”指皇宫的养心殿;“语从容”指道光帝在道光15年11一12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养心殿十四次召见陶澍,每次都是从容不迫,应答自如,气氛轻松,龙颜大悦,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第二件事“家山印心石在”。陶澍家住湖南安化小庵镇,资江中一块方石长宽各约两丈,凸出水面,当地称印心石,佛家语为“印证于心而顿悟”,陶澍常把幼年读书的屋子称印心石屋。道光帝知道后挺感兴趣,两次御笔为其题写《印心石屋》两块匾额。十四次被皇上召见和两次御笔赐字,成为陶澍一生最高的荣耀。那时没有新闻媒体传播,很少有人知道或淡忘,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重现,陶大人激动不已。
下联“大江流日夜”出自南朝诗人谢朓的诗句,左山长在这里借用,不仅表达了对陶澍的敬仰,还展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也暗示着陶澍在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上海)和江西省的卓越成就及为百姓日夜操劳。“八州子弟”指湖湘年轻一代包括他自己;另一种说法是八州子弟指东晋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都督八州,人称陶八州,陶澍家乡湖南安化小庵镇一带的陶姓家族都是他的后裔。无论哪种含义,都是表达湖湘百姓踮起脚后跟、伸长脖子盼望陶公荣归。
陶大人看到对联大为赞赏,折节下交
约左宗棠彻夜长谈,并称左“非凡之才”!后来陶澍又让小儿子娶了左宗棠的长女为妻,两人成了亲家。
左宗棠另一个朋友叫胡林翼,湖南益阳人,和左同龄、同乡、同门(同在长沙城南书院受业于湖湘名儒贺熙龄),关系密切。胡是陶澍的女婿,两翁婿多次向林则徐推介左宗棠为奇才,并向朝廷举荐。所以说陶澍和胡林翼是左宗棠的伯乐。
再看看左宗棠的才干。他早年科举不顺,三次会试均落第,然而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勤学苦练;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独树一帜,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军事、历史地理、水利农学,这些知识、才学成为他后来开办福州船政局和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资本。
其三就是机遇,林则徐65岁抱病回乡,急于寻找接班人继承未尽事业。在长沙湘江中的小船上和左宗棠彻夜长谈,表示“吾料定日后英、俄必侵吞新疆!吾老矣,空有于国之志,终无成就之时。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愿托付于你,他日西定新疆,非你莫属!”这就是机缘巧合,历史注定。
纵观左宗棠的成功之路,正是林则徐求贤若渴(机遇),左宗棠蓄水待发(才干),陶澍、胡林翼开闸放水(人缘),水到渠成,成就了晚清收复新疆、治理新疆、建设新疆的千秋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