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红娥
秦乐明
侠女红娥,姓任,生于嘉庆三年(1798),清代周济之妾,手舞双剑,武艺高强,当时名气就很大,《清稗类钞》有专文记述。
说起红娥,还要先说周济。周济是荆溪塘径(今宜兴市丁蜀汤渡)人,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嘉庆年间进士。他擅长古诗文,是常州词派骨干,所编纂的《晋略》一书,闻名天下,另一方面,他又像他的祖先周处、周傅八等人一样,从小习武。《清史稿·周济传》说他“喜观古将帅兵略,骑射击刺艺绝精”。他还遗传了先人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个性,碰上不平事,喜欢管“闲事”。家人知道他的习性,怕他惹事,中进士后,向主管部门反应,说他不适合从政,于是被上级委派为淮安府教授,负责教育工作。
若干年后,因淮安以及周边一大片地区私盐贩卖猖獗,盗匪横行,有官员发现周济不但武功好,还善于指挥协调,便推荐给漕运总督周天爵任用。后经周济数年整治,淮北盐匪基本灭绝。但同时,周济也和盗匪结下了“梁子”,各路盗匪头目三番五次派杀手要暗杀周济。周济经常独自往来山东、河北了解匪情,一日在山东返回淮安途中,被盗匪派来的二名杀手盯上。这二名杀手不但武功了得,盯梢尾随的功夫也炉火纯青,他二人从山东一路盯梢,寻找机会下手,也是武林高手的周济竟然毫无察觉。这日周济来到即将进入江苏的省际边区,已近傍晚,便找了家客栈宿,二名杀手也住进了这家客栈。
周济因一路劳累,晚餐后洗漱睡觉。杀手要了周济隔壁一个房间,进出十分小心,防备被周济发现而功亏一篑。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客栈账台上接待他们的小姑娘红娥,却早已发现他们不是一般的住客。周济贵人相助,注定命不该绝。红娥祖上出过武举人,到了她父亲这辈,已是家道中落,只能开家客栈维持生计。红娥从小便在父亲教导下练武,而且特别肯学肯吃苦,基本功很扎实,尤其是她舞动的双剑,曾得名师指点,不但姿势优美,而且在实战中能招招致命。
红娥先在账台接待了一位长衫客官,发现他眉清目秀,虽是读书人模样,却是英气逼人,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过一会儿,又来了二位武人打扮者,显然不是和长衫客官一路的,却指明要了长衫客隔壁的房间。出于保护旅客的道义,她便多了个心眼。那天正是近月半时分,月光皎洁如水,床上桌上物件看的一清二楚。周济关门灭灯就寝,刚到夜深人静之际,二个杀手轻手轻脚来到他房门口。客栈门一般比较简易,门闩也非常单薄。两人飞起一脚踢倒房门,举刀就向床上砍去。周济毕竟是习武之人,虽然睡着,却也警惕。听到声响,一骨碌滚下床来,躲过了第一刀。
但因地方逼仄,又手无寸铁,周济已成高手刀下砧板肉。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门外飞入一女子,手执双剑,直指二名杀手。一名杀手正向周济挥第二刀,突然觉得身后有剑刺来,大吃一惊,急忙回身防卫,却已被一剑刺喉。另一名杀手见势不妙,夺门逃命。女子施展轻功追击,不一会儿便拦下大战。周济赶到时,月光下已认出是客栈柜上之女,只见女子矫若游龙,步态迅疾,剑法愈斗愈勇,杀手终于不敌,也一命呜呼。
女子不慌不忙收步,擦干剑上血迹,然后对周济说:“由于事出突然,来不及事先告知先生。鼠辈不自量力,让先生受惊了,实在对不起了。不知先生是哪里人士,平时做什么营生。”周济说:“那里话,姑娘救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鄙人周济,江苏荆溪人,曾做过淮安府教授,姑娘大恩,容当后报!”女子说:“我叫红娥,是客栈主人之女。刚才先生住店时,他二人尾随先生而来,要求住在隔壁。又见他俩不时观察先生动静,绝非善意。小女子观先生堂堂正正,怎么能看着不测之灾发生呢?”
刚才杀手踢门,周济很是错愕。待红娥出手,杀一又追一时,立即拿了自己的长剑赶上准备帮忙。赶到时见红娥武艺高强,远在自己之上,便在一旁观战。现在听得红娥一席话,感觉她温文尔雅,大度有涵养,非常敬佩。细看月光下的红娥,一身短板紧身装束,窄袖蛮靴,仪态万方,是个二八佳丽。周济再次表示感激之情,这时红娥说:“虽然,我是为了救您,但深更半夜进了先生您的房间,我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大姑娘,人家会怎么说我呢?古人云与礼不合,不如将礼合之。事情既然发展到这一步,您也不用说报答我感谢我了,让我跟了您吧。”
周济说:“姑娘之言,不无道理,我看你刚才是武艺纯青,现在又楚楚动人,确是令人爱慕的殊丽,然而我家中已有妻室,恐怕只能辜负姑娘的美意了。”红娥说:“这没有关系,我做个妾就可以了,只要能陪伴在您这样有学问的人身边,我不计较什么名分。”周济大为感动,连连说:“这可以,这可以,只是委屈姑娘了。”第二天周济拜见了红娥的父母,说明了情况。由于事出突然,周济没有带什么贵重物品,就把自己挂在腰间的玉佩拿出来作为聘礼。红娥的父母同意了这门婚事,周济便把红娥带回了老家——宜兴汤渡的求志堂。
周济正妻周徐氏见丈夫带回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妾,大怒,便整天骂骂咧咧。她对周济不能怎么样,就把气出到了红娥身上,骂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借题发挥,大打出手。红娥总是逆来顺受,从来没有半点怨言。旁人实在看不过,对红娥说:“你武功高强,她骂你打你,为什么不显些本领吓唬吓唬她?”红娥厉言正色说:“这是什么话!她是正室,礼数上她有权管我。我受她责罚,的确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怎么可以以小犯上呢?”后来周徐氏知道这些话后,感到愧疚,俩人很快缓和了关系。
红娥为人低调,从来不在外人面前显露武功。宜兴籍黄埔军校学生陈铭璿,在台岛《宜兴乡贤》写回忆文章说周济:“先生携其姨太里居时,家人知其怀绝技,一日,众请一露身手,姨太固辞不获,乃款步至庭前,一个裙里腿(纵身一跃),高与檐齐。”周济回乡后,仍有私盐贩子派人前来暗算他。一次,下人向他报告:后门外画溪河里有一只船,停在对岸边三天了,船上人天天窥视我们这边动静。红娥便扮了女佣,手提两箩白米,轻轻一跨就上了自家河埠船头淘米。对方见一个女佣的武功竟有这么了得,再是两箩白米足以说明家中人丁兴旺,吓得没敢轻举妄动。翌日清早,下人打开后门一看,船不见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周济正室周徐氏病故后,红娥主持家务,井井有条,后人在山溪周氏家谱上评价她说“治家有范。”真不愧是店老板的女儿。在汤渡,女侠红娥的故事一直流传着。
作者简介:秦乐明,1953年——2024年,宜兴丁蜀汤渡人。曾任陶瓷中学教师和陶瓷公司团委书记、宜城镇党委副书记、宜兴市荊溪诗社社长,宜兴市总工会主席等职。出版有个人诗词集,主编有《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等。生前为宜兴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