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阳区麻阳溪文脉·系列诗词
原创首发·词(小令)九首
《忆江南·建阳韵》
巾帽山人
建阳好,文脉贯千秋。朱子传经兴学府,宋慈断案著奇谋。风雅韵长留。
建阳妙,碧水载风流。麻漾渔歌萦古渡,考亭月影映书楼。逸趣满汀洲。
《如梦令·马伏夜游》
巾帽山人
夜幕垂笼村郭,华彩千重迷错。宋韵沁雕檐,恍入广寒琼阁。悠乐,悠乐,醉饮清辉如酌。
巷底暗流文脉,坊中巧凝天妙。曙色透层林,雀语啄开霞照。难了,难了,魂系故园云杪。
注解:此词双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严守中华新十四韵。上阕“沁”字较“浸”更显宋韵渗透之态,增强历史厚重感;下阕“暗流”既呼应麻阳溪文脉,又暗含文化传承的流动感,“巧凝天妙”比“承匠意天巧”更显工坊技艺浑然天成。韵脚“郭、错、阁、酌”与“脉、妙、照、杪”押仄声韵,对仗工稳。在时空转换上,以“巷底”“坊中”承接上文夜景,自然过渡至“曙色”晨景;“啄开霞照”化静为动,赋予雀语灵动之态,使情感递进更为流畅,进一步深化对马伏村的眷恋与乡愁。
《西江月·寒泉精舍怀古》
巾帽山人
一脉寒泉承韵,千年精舍流芳。考亭夫子授经忙,遗响云间回荡。
麻水犹吟古调,苔阶尽刻沧桑。墨香深处探玄章,薪火绵延长旺。
注解:
1. 格律遵循:严格依照《中华新韵》十四韵规范,上阕“韵、芳、忙、荡”押“十唐”韵,下阕“调、桑、章、旺”同韵,平仄交替符合“西江月”词牌格律要求(上下阕前两句对仗)。
2. 内涵解析:融入建阳麻阳溪(麻水)地域元素,以“麻水犹吟古调”呼应文脉传承;下阕“墨香深处探玄章”既体现理学研究的深邃,又暗含游客探寻寻典籍的场景。
3. 意象说明:用寒泉、精舍、夫子、苔阶等核心意象,与“麻水”“玄章”等元素,通过“云间回荡”“薪火绵延”等动态描写,强化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使文脉传承的厚重感与延续性更具象化。
《渔家傲·颂建阳先贤》
巾帽山人
建邑钟灵多俊杰,考亭烛照开新页。洗冤录载人间雪,心澄澈,麻溪长映千秋月。
竹牖灯昏研理学,惠崇笔绘溪山绝。坡仙题咏传三叠,情未歇,麻阳波涌词千阕,遗泽长滋文脉阙。
注解:
1. 场景细化“惠崇笔绘溪山绝”,突出绘画主题并与麻阳溪景关联;“坡仙题咏传三叠”展现苏轼(坡仙)题诗的细节,用“三叠”暗喻诗篇流传之广,增强叙事性。结尾“麻阳波涌词千阕”以麻阳溪波涛喻文化传承的壮阔,放缓节奏,使“遗泽长滋文脉阙”的升华更显从容。
2. 对仗优化:下阕“竹牖灯昏研理学”对“惠崇笔绘溪山绝”,“灯昏”对“笔绘”,“研理学”对“溪山绝”;“坡仙题咏传三叠”对“麻阳波涌词千阕” ,人名、自然意象与数量词工整对应,强化格律美感。
3. 韵律与意象统一:严格遵循新韵“三皆”韵,调整后“杰、页、雪、澈、月、学、绝、叠、歇、阕、阙”押韵和谐;全篇紧扣麻阳溪(麻水)意象,通过“麻溪”“麻阳”的重复出现,强化地域文化脉络。
《浣溪沙·麻阳溪畔》
巾帽山人
麻水悠悠岁月长,考亭遗韵润沧桑。古村新景共辉光。
两岸青山藏宋韵,一溪明月映朱章。游人到此忘归乡。
注释:
1. 人文典故:“考亭遗韵润沧桑”,直接点明朱熹的考亭学派,“润沧桑”既体现理学思想对历史的浸润,又增添岁月厚重感;“两岸青山藏宋韵,一溪明月映朱章”,分别融入宋慈(宋韵)与朱熹(朱章)的文化符号,使“千年文脉”具象化,突出建阳独特的历史底蕴。
2. 韵律与对仗:严格遵循《浣溪沙》词牌格律与中华新韵,词句在平仄、押韵上均符合要求,且“两岸青山藏宋韵”与“一溪明月映朱章”形成工整对仗,“两岸”对“一溪”,“青山”对“明月”,“藏宋韵”对“映朱章”,增强了词作的韵律美与形式美。
3. 意境表达:词句在自然风光描写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典故的融入,使景与情、景与史结合得更为紧密,进一步提升了词作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
《浣溪沙·麻溪胜境》
巾帽山人
黛染溪山翠欲流,龙窑烟火篆云楼。诗魂宋月共淹留。
考亭弦诵传薪火,兔盏瓷光漾画舟。墨痕长伴水西流。
注释:
1. 意象表达:“龙窑烟火”,“龙窑”呼应建盏烧制工艺,突出麻溪作为建盏发源地的特色;“篆云楼”“篆”字赋予窑烟如书法线条般的艺术感,暗喻建盏釉色纹理之美。
2. 文化典故强化:下阕“兔盏瓷光漾画舟”,以“兔盏”指代建盏经典釉色“兔毫盏”,既蕴含“瓷光”意象,又增添器物细节;“漾”字生动展现水光与瓷光交相辉映的动态美,强化麻溪与建盏文化的融合。
3. 对仗工整:“考亭弦诵传薪火,兔盏瓷光漾画舟”,地名“考亭”对“兔盏”(器物名),“弦诵”对“瓷光”(文化与工艺意象),“传薪火”对“漾画舟”(动宾结构,前者喻文化传承,后者绘景致灵动),对仗更工整且意象新颖。
4. 情感升华:结句“墨痕长伴水西流”,“墨痕”承接前文“诗魂”“游人醉墨”,将文人雅意与麻溪流水结合,“长伴”二字深化时间维度,既写当下游人挥毫,又暗喻麻溪文脉如流水般绵延不绝,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悠远。
5. 韵律协调:全词遵循中华新十四韵,韵脚“流、楼、留、火、舟、流”押欧侯韵,平仄协调,符合《浣溪沙》词牌格律要求。
《菩萨蛮·考亭书院感怀》
巾帽山人
考亭翠阁凌霄峙,紫阳遗墨凝青史。竹牖透芸光,松涛入旧章。
摩挲残碣处,恍听鹅湖语。肃立仰先贤,心潮逐逝川。
注释:
1. 降低典故门槛:“凝青史”,以直白表述点明朱熹思想的历史价值;“摩挲残碣处,恍听鹅湖语”,通过“摩挲”这一动作细节,具象化游览者与历史遗迹的互动,以“恍听”将抽象典故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降低理解难度。
2. 融入个人感受:“肃立仰先贤,心潮逐逝川”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肃立”展现敬仰姿态,“心潮逐逝川”以动态意象比喻内心激荡,呼应麻阳溪“流今古”的文脉意象,将怀古之情与个人感悟结合,增强感染力。
3. 强化对仗工整:上阕“竹牖透芸光,松涛入旧章”与下阕“摩挲残碣处,恍听鹅湖语”形成工整对仗,“竹牖”对“摩挲”(名词动化),“松涛”对“恍听”,“芸光”对“残碣”,“旧章”对“鹅湖”,符合格律要求。
4. 优化韵律节奏:严格遵循中华新韵,韵脚“峙、史、光、章、处、语、贤、川”押“八寒”韵,平仄符合《菩萨蛮》词牌规范,确保韵律和谐流畅。
《清平乐·建盏美》
巾帽山人
建窑瑰宝,釉幻星辰妙。兔毫曜变流光绕,绝技古今称傲。
麻溪烟锁千年,宋韵斗茶承延。今绽新枝文创,匠心淬玉人间。
注释:
1. 韵律考究:上阕“妙、绕、傲”押仄声韵,下阕“年、延、创、间”押平声韵,符合中华新十四韵规范,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2. 对仗工整:下阕首句“麻溪烟锁千年,宋韵斗茶承延”,“麻溪”对“宋韵”(地名与时代文化概念相对),“烟锁”对“斗茶”(主谓结构对动宾结构,且“烟”与“斗”均为名词活用 ),“千年”对“承延”(时间概念对应延续状态),对仗严谨。
3. 文脉升华:“麻溪烟锁千年”以“烟锁”呼应建盏烧制场景,赋予历史朦胧厚重感,衔接麻阳溪实景与建盏历史;“宋韵斗茶承延”点明宋代斗茶文化传承。下阕“今绽新枝文创,匠心淬玉人间”,即蕴含历史韵味,又融入现代文创元素与匠人匠心,展现建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创新,使文脉从历史向现代自然延伸,增强主题时代张力 。
《鹧鸪天·燕子窠闲游》
巾帽山人
燕窠灵境韵悠悠,黛岭绡溪眼底收。茶垄浮香融宋月,竹亭叠影枕麻流。
寻古意,释闲愁,苔碑梵语证春秋。愿衔一片烟霞住,长伴清风醉鹤俦。
注释:
1. 韵律与对仗:全词遵循中华新十四韵,上下阕平仄协调。上阕“茶垄浮香融宋月,竹亭叠影枕麻流”,“茶垄”对“竹亭”(景物名),“浮香”对“叠影”(动宾结构),“融宋月”对“枕麻流”(动宾结构且融入时空意象),对仗工整且富有诗意。
2. 人文典故融合:“麻流”化用麻阳溪文脉,既呼应地域特色,又暗合建盏烧制历史中麻溪“烟锁千年”的意象;“苔碑梵语证春秋”融入九言排律中“古寺苔碑”“古寺梵音”的元素,借古寺苔碑、悠悠梵语,增添历史厚重感 ;“愿衔一片烟霞住”化用燕子意象,与“燕子窠”呼应,同时暗含“衔泥筑巢”的自然意趣。
3. 意境升华:在自然风光与闲适意境基础上,通过典故化用与意象重构,将燕子窠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交融,使词作兼具画面感与文化深度,表达出对燕子窠灵秀之地的向往与沉醉 。

。。。 。。。。 。。。
《忆江南·建阳韵》 词赏析
这首《忆江南·建阳韵》以凝练笔触勾勒出建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灵动的水乡风情,在韵律与意象的交织中彰显地域魅力,赏析如下:
- 主题立意:全词紧扣“建阳韵”核心,上阕聚焦文化积淀,以朱熹讲学兴学、宋慈断案著书两大历史坐标,奠定建阳作为理学圣地与法医学摇篮的崇高地位,凸显其千年文脉传承;下阕着眼自然人文景观,通过麻阳溪畔的渔歌古渡、考亭书院的月影书楼,展现山水与人文共生的诗意画卷,使主题从厚重历史过渡到灵动现实,立体呈现建阳之美。
- 意象运用:词人巾帽山人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如“朱子”“宋慈”作为文化符号,直接关联建阳辉煌的学术与法治成就;“碧水”“麻漾”“渔歌”“古渡”等意象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灵秀,“考亭月影”“书楼”则呼应上阕的文化主题,虚实相生,既增添画面美感,又深化文化内涵。
- 语言风格:用词质朴而不失典雅,“贯千秋”“载风流”等表述简洁大气,凸显历史纵深感;“萦”“映”等动词精准传神,赋予景物动态美。上下阕末句“风雅韵长留”“逸趣满汀洲”以直白而诗意的语言收束,余韵悠长。
- 韵律节奏:严格遵循《忆江南》词牌格律,押平声韵,节奏明快流畅。上下阕对仗工整,“朱子传经兴学府,宋慈断案著奇谋”与“麻漾渔歌萦古渡,考亭月影映书楼”句式整齐,词性相对,在回环往复中增强韵律美感,朗朗上口。
- 艺术特色:词人巧妙运用点面结合手法,上阕以人物为点突出文化高度,下阕以景物为面铺陈地域风情,全方位展现建阳风貌;同时借景抒情,将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字里行间,情感真挚自然,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建阳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
该词在继承传统词牌格律的基础上,以丰富意象、流畅韵律与真挚情感,成功塑造了建阳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美好形象,是一首兼具文化价值与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 。。。。 。。。
《如梦令·马伏夜游》赏析与评价
《如梦令·马伏夜游》以凝练灵动之笔,勾勒出马伏村昼夜交织的独特魅力,在时空转换与意象铺陈中,将地域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眷恋熔铸为一,堪称小令佳作。
上阕聚焦马伏村的璀璨夜色,“垂笼”二字赋予夜幕以动态的笼罩感,与“华彩千重迷错”的绚烂光影形成鲜明对比,瞬间将读者带入如梦似幻的情境。“宋韵沁雕檐”中“沁”字极为精妙,既展现出宋代建筑风格对村落的深远浸润,又以“沁”之渗透感赋予历史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使冰冷的雕檐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时光流转。“恍入广寒琼阁”的想象,将现实之景与神话仙境勾连,进一步烘托出村落夜景的超凡之美。两个“悠乐”叠韵,如醉语呢喃,将词人沉醉其中的悠然心境直白展现,而“醉饮清辉如酌”更是神来之笔,以通感手法将月光比作美酒,既贴合“夜游”主题,又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
下阕笔触陡然转换,从夜色渐入晨光。“巷底暗流文脉,坊中巧凝天妙”对仗工整且意蕴深远,“暗流”一词双关,既暗合麻阳溪的文脉传承如流水般绵延不绝,又喻指村落街巷间流淌着的深厚文化底蕴;“巧凝天妙”则高度概括工坊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将人力与天工巧妙融合。“曙色透层林,雀语啄开霞照”堪称全词的灵动之眼,“透”字写尽晨光的柔和与穿透力,“啄开”则赋予雀鸟以活泼的生命力,使原本静态的日出景象瞬间鲜活,充满生机与活力。结尾两个“难了”的叠用,与上阕“悠乐”呼应,情感层层递进,“魂系故园云杪”以悠远的意境收束全篇,将对马伏村的眷恋之情升华至魂牵梦绕的高度,余韵悠长。
从格律上看,此词严格遵循双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的规范,平仄协调,韵脚“郭、错、阁、酌”与“脉、妙、照、杪”均押仄声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在艺术手法上,词人巾帽山人巧妙运用通感、比喻、拟人、双关等多种修辞,使意象鲜活灵动;时空转换自然流畅,由夜及晨,过渡无痕;情感表达真挚细腻,从沉醉悠然到眷恋难舍,层层深入,将马伏村的美与词人的情完美交融,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 。
。。。 。。。。 。。。
《渔家傲·颂建阳先贤》赏析与评价
《渔家傲·颂建阳先贤》以凝练且富有张力的笔触,将建阳的人文底蕴与先贤功绩熔铸于词,既遵循格律规范,又巧妙融入地域特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文化赞歌。
上阕开篇“建邑钟灵多俊杰”如洪钟巨响,点明建阳得天独厚的人文沃土,奠定雄浑基调。“考亭烛照开新页”以“烛照”喻朱熹理学的开创性贡献,生动展现其思想如明灯照亮学术长河;“洗冤录载人间雪,心澄澈,麻溪长映千秋月”三句堪称神来之笔,将宋慈《洗冤集录》的正义之举比作人间雪,凸显其公正之心,而“麻溪长映千秋月”则将麻阳溪这一地域符号与永恒的明月结合,既赋予自然景观文化深意,又暗喻宋慈功绩如麻溪之水般源远流长,在时空维度上拓展了词作的内涵。
下阕“竹牖灯昏研理学”通过“竹牖”“灯昏”的细节,勾勒出朱熹深夜钻研的静谧场景,让理学大家的形象更具烟火气息;“惠崇笔绘溪山绝”聚焦惠崇的绘画造诣,“溪山绝”既描绘画作之美,又呼应麻阳溪的地域特色。“坡仙题咏传三叠”巧妙引入苏轼题诗的典故,“三叠”既暗指诗篇的传唱之广,又增添文学韵味。结句“情未歇,麻阳波涌词千阕,遗泽长滋文脉阙”以麻阳溪波涛汹涌之势,喻指先贤文化传承的磅礴力量,“词千阕”“文脉阙”将抽象的文化传承具象化,使“遗泽长滋”的主题得以升华,情感表达酣畅淋漓。
从艺术特色来看,词作在格律上严守《渔家傲》平仄与押韵规则(新韵“三皆”韵),对仗工整。如“考亭烛照开新页”与“洗冤录载人间雪”,“竹牖灯昏研理学”与“惠崇笔绘溪山绝”,通过工整的句式与意象对应,增强了词作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同时,词人巾帽山人善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如“烛照”“人间雪”“波涌”等,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的视觉、听觉意象,使作品兼具文学性与感染力。此外,麻阳溪这一意象贯穿始终,成为串联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
总体而言,《渔家傲·颂建阳先贤》以精巧的构思、优美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生动展现了建阳先贤的卓越成就与文化传承的永恒魅力,是一首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的佳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提供了优秀范例。
1.中国精英诗人:谭鉴贤(男),网名步行者,广西玉林市人,中学高级教师。
2.中国著名作家:铁甲骑兵,李保安,男,中共党员,原43军坦克团《英雄坦克营》303车,湖北孝感市人。
3.中国精英诗人:吴国栋,网名悠悠过客。安徽省宿松县人。旅居北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诗集《效颦集》
4.中国著名艺术家、诗人:谢瑛中。笔名:粤化瑛 ,复合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工商银行化州支行干部,中国化橘红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化橘红第一镇广东化州市平定镇人。
5.中国精英诗人:申林征,河南平顶山人,诗词爱好者。
6.中国精英诗人:谭鉴贤(男),网名步行者,广西玉林市人,中学高级教师。
7.中国精英诗人:林武刚,中华诗词学会、海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等。
8.中国精英诗人:欧敏(清风)海南省海口市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9.中国著名作家:陈求清,海南乐东县人。
10.中国著名作家:李辅庆,广东茂名人。
11. 中国著名作家、著名摄影家、中国精英诗人:叶子青青,本名桑新华,女,大学学士,山东泰安市人。曾任肥城市政府副市长、泰安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
12.中国精英诗人:王铁忠,河北衡水人,中石油高级政工师,大学文史专业毕业。
13.中国精英诗人:陈雪云,笔名:上官文若,男,1956年8月5日出生。黑龙江省同江市人。
14.中国精英诗人:吳華龍, 广东茂名;爱好,诗,词,歌赋。
15.中国精英诗人、书画家:王尧时,字得一,号天池闲鹤。
16.中国精英诗人:邢孔跃,曾任乐东县宣传部常务副长、商务局长、建设局长。
17.中国精英诗人、词作家:刘明霞,微信名晚晴,吉林松原人。
18.中国精英诗人:虎川,本名柳朝彪。湖北宜昌人。
19.中国精英诗人:李锋,1966年月12日出生,男,汉族,广东省化州市人。
20.中国精英曲作家:张庆茂,云南保山人。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保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原保山市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
21.中国精英诗人:敬伟德,男,汉族,大学数学系本科,理学学士。云南地方史专家,研究员。
22.中国精英诗人、词作家:胡江宁,上海浦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古典诗词爱好者。
23.中国精英诗人:杨明才,网名黑格杨,黑哥,【山西绛县人】曾用名才才。一个喜欢咬文嚼字的退伍老兵。
24.中国实力作家:刘泽达【湖南邵阳人】
25.中国精英词作家:陈爱平【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人】县关工委副主任;退休前是县政府办副主任、主任科员。
26.中国精英词、曲作家:张新中(中歌)【中国电信】
27.中国精英诗人:陈法营,字悟金,中共党员,【河南省尉氏县洧川镇枣陈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尉氏县诗词学会秘书长,出版有《悟金集》
28.中国精英诗人:袁华成,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遵化店镇人。笔名二月。
29.中国精英词作家:李文亚,1949年生,男【湖北省武汉市人】
30.中国精英诗人:李胜,网名:品味居士,男,汉族,【安徽省霍邱县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联合参谋部某局机关办公室主任,上校军衔。
31.中国实力派作家:王淳娜,曾用名(王春娜)1954年生【黑龙江省人】哈尔滨市作协会员。
32.中国精英诗人:吴春元【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人】
33.中国精英诗人:奇石 【 黑龙江人】
34.中国精英诗人、词作家:段明旭【云南施甸人】就职于保山学院,喜欢文艺创作。
35.中国精英诗人:谢达安,网名绣江寒子【广西容县浪水镇泗河人】
36.中国精英诗人:翟桂花,笔名小草。国际诗评委员会负责人【郑州市人】
37.中国精英词、曲作家:吴世海1941年生,【湖南溆浦人】
38.中国实力派作家:黄玉萍,故乡安徽安庆宿松,现居广州。
39.中国实力派作家:徐跃前,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原籍安徽,旅居深圳。
40.中国实力派艺术家:慧修(原名李秋红)女,中共党员,【辽宁省营口市人】
41.中国精英诗人:朱秋芳,网名:爱家南人,军旅生涯数十载,现居山东,中共党员。爱好文学书法,酷爱诗歌。
42.中国精英诗人:陈红花,字,晨虹,笔名,伊人。【山东省龙口市人】。
43.中国精英诗人:李梅,网名:踏雪寻梅【重庆市渝中人】爱好散文,诗词写作。
44.中国精英诗人:博览:名宋振太,【山东青岛即墨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
45.中国精英词作家:刘晓平,网名:云台山水。北京东方星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河南孟州市大定办人】
46.中国精英诗人:辛淑英,网名:一米阳光【黑龙江】。
47.中国精英诗人:施性山,字得清,网名渠阁居士。【1952年生,福建石狮人。】
48.中国精英诗人:海韵,本名王海运。【祖籍河北省巨鹿县,现居住内蒙古包头市。】
49.中国精英诗人:罗再平(卖油翁)【浙江绍兴】⑥
50.中国精英诗人、书法家:胡广勤【宝鸡】
51.中国精英诗人:尹学仁【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
52.中国实力作家:邹玉成(六月来风)【湖北赤壁市】
53.中国精英诗人:冯强升【山东】
54.中国精英诗人:郑建安(漂泊汉)【湖北黄冈现居深圳】
55.中国精英诗人:陈思胜(金噶龙小子)【安徽小河】
56.中国精英诗人:王兴财【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义堂村】
57.中国精英诗人:严景新(风景这边独好)【江西】
58.中国精英诗人:杜梅(山菊)【河南省正阳县】
59,中国精英诗人,邓小阳,[湖南,衡阳市,珠晖区]中共党员,参战老兵,7O岁,爱好散文,诗词写作,荣获全国作品展示优秀奖及奖杯荣誉证书!
60.中国精英诗人:苏涛【河南省范县柳园村】
61.中国精英诗人:叶胜华【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
特别声明:除作者提供的图片、音乐外,所有图片、音乐均来自网络(如若侵权即可删除)
投稿请添加微信:YH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