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有风》
作者:惜缘
朗诵:石莉莉
季节的风穿过手指,把案上的书翻的哗哗作响。那一缕缕或远或近的书香,便轻轻的飘散开来,溢满我的眸,溢满我的心。
我喜欢闲暇时让心灵在书里漫步,让历史的烽烟在记忆里一点点消散开来,我似乎听到战马的嘶鸣,看见旌旗猎猎。霸王自绝乌江,一声千年的凄叹;孔明羽扇轻摇,万里疆土了然于心;岳飞一腔激愤,空赋满江红;一代天骄手持弯弓,画下疆域之辽阔;虎门的熊熊火光,燃烧着屈辱与悲壮;二万五千里的征战,四万万人民站起之多折。这些历史的风尘,吹得多少后人心境跌宕起伏。
一本唐诗、一部宋词,灵魂就得以一次次洗礼。翻动书页,似乎就能看到李白提酒邀月的豪放与洒脱,也可以看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谊情长。还有杜甫愤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那忧国忧民的愁容。“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多少高才雅士也总难抵消怀才不遇的窘境。这些豪放而忧郁的风,吹醒了多少尘世中迷茫沉沦的后世子孙。
陆游与唐婉的两阙钗头凤,一段凄美的爱情就在宋词里沉淀,错,错,错,莫,莫,莫,难,难,难,瞒,瞒,瞒,就将悲欢离合、爱恨情愁做了无解的纠缠。然而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一个情字的沉重深痛的丈量。这些红尘里的尘埃就吹进了我心里最深的柔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的一首《永遇乐》是一缕十月里最悲凉而豪放的风,只叫人百味杂陈。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如一阵阵忽远忽近的风,在心海里掀起久久不能平息的狂澜。让人血脉贲张,伏案慨叹!
我相信书里一定有风,不然五千年的历史云烟为何涌上心头?华夏上下千载的文明为何时时润染着我的灵魂?那些亘古的传说何以刻刻纠缠着我的情愫?多少光阴里我在这有书香的风里难以平静,任由这些久远的风吹醒我还混沌的心灵吧!
书里一定是有风的,不然为什么生生世世里那些凄美的爱情绝响,会从那么遥远的岁月的河流里传来。不然为什么红尘里的尘埃,就那么轻易的迷了我感性的双眼,不然为什么那些才子佳人轻盈的红袖和衣袂,久久的飘舞在我的脑际。
我坚信书里一定是有风的,五星红旗才可以高高飘扬在华夏儿女的心间,宇宙飞船才会冲上九霄,国歌才会在世界上空常常响起。太多的梦想才不会是永远的梦想,我想这都是因为书里的风,把祖祖辈辈积累的智慧吹来,给予后世的子子孙孙吧!
书里是有风的,思绪的潮水才能一次次被掀起,冲刷我敏感的神经,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让理想的风帆驶向远方的更远方。
今夜的风与我一起翻转着书页,书里的风却在翻转我的心境,书里的风又将知性的尘沙吹入我的眼,决堤的情愫再次潸然而下。书里的风请把我的贫瘠与苍白风干吧!让我的灵魂在书里的风中涅槃。
朗诵:石莉莉,军人,白衣天使,部队退休后,热衷学习唱歌,朗诵……现在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语言艺术高级教师、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王建华老师。文促会语艺委会员,全民悦读石家庄阅读会骨干,愿做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朗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