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日第六节
(六月六,晒衣晒书洗冷浴)
路边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呢?先来看天气,我们宜兴有冬至起冬九夏至起夏九的说法,六月六一般在夏至以后两个九之内,这时天就热得“扇不离手”。《夏九歌》说:“一九二九,扇不离手。三九四九,困觉路口。五九艳阳虎老秋,六九困觉进门楼。七九床边备布绸,八九子夜盖被头。九九加一九,家家棉衣搂。”
夏至开秧门,华历六月初六,秧棵不仅全部栽插完毕,而且扎根成活开始生长,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喜热。我们宜兴的民谣是:“人热得跳,秧热得笑。”“婆婆摇扇不怨天,感谢上苍送好年”。所以有人说这天是中国的感恩节。农事相对空闲,知了在树梢歌唱,村童在树下纳凉。老头呢?清代宜兴人陈维崧有诗说:“招手老妻牵稚子,团团听话隋唐戏。”这天的祭祀活动是起早要拜羲和神,相传她是太阳之母,而且每年这天她都要亲自在咸池为太阳沐浴,以洗去一年的尘垢,所以这天太阳发出的光特别热。这天大家都会下河去洗澡,因为这水是太阳洗过的圣水,洗了会健康长寿。我们宜兴还有一句民谣便是“六月六,猫狗猣牲洗冷浴。”连猫狗都会去洗一下,何况人?这天主男一早就要把水缸挑得满满,这叫挑太阳水,实际上是为了让不方便下河的妇女姑娘可以在家里洗一下冷水浴,也沾沾太阳公公的精气而百病不侵。
这天还是传统的晒衣节,因为阳光好。宜兴老话叫“六月六,家家门前晒红绿。帝晒龙袍龙晒鳞,秀才晒书晒翰墨。”红绿就是红红绿绿的衣裳,关于晒龙袍,扬州人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这天就在扬州晒过。如果这天天不好,则要请村上最泼辣的姑娘做扫云娘,拿着笤帚对天驱扫,把云雨扫去,据说往往有效。主妇这天还要做太阳饼敬献给太阳,感谢他的辛苦光照。宜兴话把太阳叫日头,1956年考取郑州大学的宜兴张渚人王柏椿说,小时候这天母亲就做太阳饼,说是敬太阳,其实是他吃了,他问“为什么不叫日头饼?”母亲说:“日头是土话,这饼自古就叫太阳饼。”南方气候湿润,过去房屋没有现在商品公寓这么隔潮,衣服拿出来暴晒一下很有必要。这天户主还要举行寅宾礼和寅饯礼,即早上对着东方叩首恭迎日出,傍晚收衣服时,对着西方拜谢饯行太阳。宜兴是三魁之乡书香墨浓之地,这天还是读书人的晒书日,晒书可以防霉防蛀。晒书一般要盖一层布,以免书本暴脆损坏。晒书日不叫晒书节,叫天贶节。
据南北朝《原始上真众仙记》等书记载,书是由原始天尊嘉贶给人间的开化物,宋真宗赵恒说他就在六月六得到了天书,为了感恩,派人在泰山岱庙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贶殿。2010年开始,安徽大别山还在这天办起了天贶文化旅游节。现在住宿条件好转,衣服和书籍不再需要夏伏暴晒,但游泳馆里这天的生意还是特别好。
【注释】
猣牲(zongshēng):家禽家畜的统称。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