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营城子汉唐文化周感赋
文/边缘村夫 诵/雪花飞舞
海岬钟灵,五千载、人文未歇。
溯汉唐、战马古道,驿楼残堞。
陶片犹存箕子韵,瓦当尚刻公孙钺。
更几番、胡月照边城,沧桑阅。
今朝看,旌旗猎。
文化周,笙歌彻。
任霓裳广袖,舞破云霓。
古镇新翻青史页,辽南重树金瓯碣。
待来年、再续梦华章,同天说。
——稿毕于2025年5月2日于家中
话说永兴寺
(网络风光片)
摄像/大山 撰文/边缘村夫
了解大连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大连建市仅百年有余,是座年轻的城市,人们只是对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浪漫之都啧啧称道。
殊不知,在大连甘井子区的营城子的地下,却埋藏着五千年前的文化。据已出土的文家屯贝丘遗址、双坨子遗址、四平山积石墓地遗址,见证中华民族先人曾在此生息劳作。2000年前这里已形成集市,境内300余座汉代壁画墓出土的各类罕见珍贵文物,以及“羽化升天图”为代表的汉代壁画,均表明营城子在汉代已经是人烟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重要区域,享有“龙脉之乡”的美称。
就在这样一个地区,却有一处别有风致的存在——千年古刹永兴寺,一棵驰名中外的千年古树——银杏树。
说起来,这还是1370多年前,唐王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唐王李世民派遣手下大将尉迟恭(敬德)东征,在此地安营扎寨建立营地,并建成了永兴寺,栽种一棵流传千古的银杏树。当年的小树苗,已成长为枝繁叶茂,蔽日遮天的参天古树,成为“东北树王”,与蓝天白云互衬,成为世人观赏仰慕的佳景。
沐浴在清晨阳光下的古朴寺庙,静谧而庄重,这座历经1300余年(后经几番修缮)的建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世间的轮回。沿着石板路走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所在。
历多少、
霜风雪雨,
千年悄无语。
无言自有登临客,
禅心善解凭栏意。
耄耋近,
韶华远,
朱颜去。
更能消、
几番风雨,
潮来如许?
这座永兴寺是一座佛教男众寺院。
从山门进寺沿中线上的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万佛殿等。前两殿为保存下来的古殿及十余块古碑。
大雄宝殿里的三尊佛像均为泥塑外镀金箔,宝像庄严,令人敬畏。其殿曾修缮,但一米以下均为原古建筑。
万佛殿是后来所建,气势恢宏,近万余佛像栩栩如生。香烟飘渺之处,尽显佛光普照之感。
走廊间,24孝图惟妙惟肖,形象地教化传统美德;休闲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中秋秋日烈,秋叶诉秋情。
林间飘红秀,隐觉金凤清。
忽闻禅声语,香火若暗明。
眺望四周处,笑靥满目生。
秋日里的永兴寺伴随着古银杏树与日同辉,在夕阳下更显神秘和庄重,不可言说的故事,直让人充满新奇感和向往感……
七律·营城子汉唐文化周感怀
文/边缘村夫
古寺悠悠千载立,
苍苍银杏证沧桑。
曾闻汉墓藏奇壁,
又见唐风舞盛装。
百岁新城承厚蕴,
一时雅集焕重光。
古韵今情相映趣,
长留佳话续华章。
写于2025年5月2日
作者简介:边缘村夫,本名郭家臣,曾经的政府官员,后来的商海中与文化艺术结缘,做过省级纸媒和主流杂志主编,各种类型作品也频发市、省、全国的各种媒体,也著过书,从事过大型文艺晚会的总策划和总导演。近几年重拾文学创作的信心,先后担任过全球诗社的常务总社长和世界诗歌题图诗社的总社长和现任的惜阴亭诗社的主编。如今在诗歌领域寻找着灵感和快乐,尽情地感受着文学领域内的激情。
朗诵:雪花飞舞 退休,喜爱朗诵,用心体会文字,用声音诠释文字,让文字乘着声音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