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
丘处机云游汶水源
吴熙禄
据元代郑执中撰写的《重修棋岩洞真宫碑》记载,(1)此道观的建修,是丘处机的弟子张道源从嬴城(莱芜县城)逆汶水溯源五十里,在棋山后选的址。然而根据民间传说,此地在张道源来之前,丘处机就先行考察过,并在民间留下了“丘处机云游汶水源”的故事。
在泰山以东一百多里的鲁中地区,北起原山,中经棋山,南到旋崮一带山脉,作为山东的分水岭,成为不同流向河流的源头。此中有关“汶水倒流”的地理形胜和“棋山柯烂”的传说,在道佛界引起广泛关注。
金太和三年(1203),全真道七子之一的刘处玄去世,丘处机接替师兄,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门人。之后十多年时间里,一直在山东的蓬莱,芝阳,掖县,胶西,北海(现潍坊一带)等地传教。
大约在金贞祐三年左右,邱道长西行,数日后由锦阳关进入莱芜,从原山之阳南下,来到汶水源头之一的棋山后麓。
邱道长打量棋山,看上去,此山虽然不很高,但形貌巍峨,给人一种敬畏之感!附近有一村,丘道长问起,得知村名“焦家庄”。庄前有一条河,沿山脚蜿蜒西去。河南山岭上苍松翠柏之中,隐现古刹,从乡民口中得知是“洞佛寺”。临近佛界,丘道长自然是心向往之,便过河寻路而去。
不时来到胜地。绕道寺院南面,发现山门正对着的东西带状岩石上,有四个洞窟,上前看时,见洞窟供奉着观音菩萨和白银奶奶塑像。出门的小和尚见一道士来访,匆忙禀报长老普惠。
普惠方丈迎出,见来者一身道家打扮,相貌奇伟!先是惊异,在得知来人是全真道掌门人丘处机时,大喜过望。再施礼道:“道长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光临,实乃本寺之大幸也!”不过也疑惑:堂堂道教领袖,怎么会独身一人出现在偏僻之地?问及情由,丘道长淡然一笑道:“‘云游道人’嘛,随缘而往,今天这不就来到了贵寺!”说罢,仰观山门上方的“洞佛寺”三个字频频点头。普惠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普惠禅师与道长携手进入山门。丘道长见山门内两边破例供奉着八尊甲士雕塑,感到好奇,然是新客不便多问。进正殿和东西庙房拜谒了有关神佛塑像后,主宾来到方丈室用茶。叙谈间,丘道长问及本寺名称的来历:“莫非以前面的佛洞命名?”普惠禅师说道:“您说得对。后院还有两个佛洞,歇息后我带您去看看。”
小饮后,在普惠的引领下,从东庙房与正殿的夹道中北行出后门进入后院。只见迎面有两处石窟。近前看时,东石窟里面供奉弥勒佛,西石窟供奉佛爷和太上老君,其“道佛一统”的特色,使这位道教领袖很动情。
拜谒毕,见西石窟洞口左侧刻有“圣宋八军守门,大官(观)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字样。丘道长感叹道:“胜迹已有百多年了!”“是啊!”普惠长老道。
丘道长又仔细端详了一下刻字,指着其中的“官”字说道:“看来这工匠识字不多,故朝年号中的‘官’应该是‘道観’的‘観’。”普惠道:“道长说的对。窃以为作为年号用字,工匠不会不知道,只是这个‘観’字笔画太多,太挤,不容易刻罢了!”“说得有理!”道长连连点头。
傍晚,普惠与丘道长坐于石上乘凉间,丘道长问普惠:“曽闻莱芜河水倒流,一路所见,不为虚言。此地是汶水源头之一吧?”普惠认真答道:“离此向东四五里地就是分水岭,有‘滴雨流两县’之说!”接着补上一句:“明天到棋山顶上一看,便知端的!”“不仅为此,久闻‘棋山柯烂’故事,也很想看看传奇的发生地!”道长很有兴趣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用完斋饭后,普惠嘱咐了大弟子几句,便引领道长沿岭脊向东奔棋山而来。别看丘道长近七十岁的人,那爬山的劲头不输年轻小伙子。二人由棋山两个山头之间的山垭爬到棋盘石前,普惠指着滚圆的棋子石和下面纵横成格的石缝形成的石棋盘,拉起传说中的“棋山柯烂”故事,丘道长听罢连连称奇!
过棋盘石爬上棋山北大顶,四野景色尽收眼底。东望,看到了汶河源头的分水岭;西望,泰山拔尘天际,眼下一条河流像飘带一样倒流而去。山后绝壁悬崖,游人如临天界。最令人瞩目的是,在连绵起伏的丘岭包围中,棋山和北面几座山之间,竟有连片的黄土地!这一地理现象引起了丘道长的关注。
俯视北、东两个方向,数条河流汇聚山下一村落南面,折向西流。丘道长指了指棋山以东的分水岭说道:“‘源远流长’。同样的地理条件下,河流源头是布道的首选!”普惠方知丘道长说的“云游”,其实是出于寻迹布道的用心。
此时丘道长似乎发现了什么,指着一片河北面庄稼地道:“你看,那里似乎有建筑遗迹,古人在此建过寺院或道观吗?”普惠道:“道长不说我还忘了呢。故朝淳化元年之前,此处曾有‘棋岩寺’,香火很旺。”“之后怎么就破败了?”丘道长问,普惠便说起过往的故事。
原来,若干年前,附近西面的焦家庄焦家有兄弟五人,自诩是杨家将焦赞的后人,人称‘焦家五虎’!一家人豢养乡勇,称霸一方!有一年,焦家兄弟强行收割寺田的庄稼,双方发生冲突。焦家兄弟纠集乡勇烧毁了棋岩寺,捣毁了庙院,其恶行惊动州府,朝廷派兵踏平了焦家庄,焦家五虎虽然被杀,然寺院也由此衰败以致废弃。
“原来如此!我说么,如此宝地,先人岂能空置!”丘道长停顿了一下,“当地人为什么没有重修?”普惠感叹一声道:“据当地人说,此寺废弃后连年战乱,加之改朝换代,重修之事也就搁置了!”丘道长默默点了点头。
二人转向南面瞭望,由远而近,丘道长指着此山南大顶的一块高耸的巨石问道:“此危石立悬崖之上,摇摇欲坠。可有名否?”普惠很有兴致地答道:“此石叫‘瞭海石’,乃棋山一景。在早晨太阳初升时,人站在上面可以望到东海!”“果真能望到东海?”丘道长惊奇地问,普惠郑重地回答:“真的!本寺僧众还作为功课,每人每月一次于佛晓前爬到石上,面东打坐半个时辰呢!”丘道长赞叹道:“背向泰山,面朝东海,修身妙境,绝无仅有!”道长几句话说的普惠喜上眉头:“让道长这一点化,境界顿出矣!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天过巳时,二人循原道下山,小憩后用午饭不提。
第二天一早,按照之前安排,普惠引领丘道长到山下考察。在普惠的带领下,来到棋岩寺遗址。进入古佛地,满眼颓壁残垣。站在废弃的高台上西望,对立的群山,中间竟“闪出”一平阔走廊,汶河尽处,目断泰山!左右,前后,数百亩良田周围,青石山,沙石山相伴,其地相是典型的“青龙白虎格”!堪舆学烂熟于心、深谙地理风水的丘道长,边看边点头:“果然好地处!”
普惠看到丘道长欣喜的样子,以明白了八分,附和道:“道长确定在这里建道观了?”丘道长自信地点了点头,指了指北边的山,南面的河流道:“背山面河,山水相依!况且已有佛界选址在先,错不了!”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略怀歉意,“此心有与佛界争地之嫌了!”普惠长老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道佛一家’的说法古已有之。你也看到了,本寺佛洞里不也供奉着道家老祖太上老君吗!道佛相依,洞天更大呀!”一番话发自心底,二人甚慰!
离开此地前,丘道长提出到之前在棋山上看到的几条河交汇的地方看看,普惠欣然领命,二人一路向东走来,过小河、在路旁的一棵唐朝枣树和一座长石马槽前驻足。(2)听普惠说这里曽是早年来棋岩寺上香的远客宿住地时,丘道长不免长叹一声,回望胜地遗迹,深为古寺的兴废而惋惜!
东行一里路,普惠领丘道长来到三河交汇的所在地—圈里村西面土崖。环顾周围高地围绕的村庄,普惠介绍了此村名的来历。“地形使然,叫‘圈里’名副其实!”丘道长赞同道。二人边说边观望,只见源自北、东、南方向的三条河,在村中汇流西去。丘道长目睹村西南穿岩而过的河道,俯视脚下的黄土地,大为惊异:“河水汇聚,水流应该是冲刷紧挨的土层,形成沟渠才是,为何穿岩而过?不可思议!”普惠说道:“我也觉得奇怪,如此河道,也绝非人力所为!可没人知道是啥原因,听到的不过是些仙人劈岭的神话故事!”
二人正感叹着大自然的造化神功呢,忽听到北面有銮铃响,远远望去,只见一副武将模样的人,挥舞着大刀策马来回奔跑。丘道长很疑惑:这乡间也有练武的?而且是将军打扮,恐怕有点来历!普惠见道长在疑惑,忙介绍道:“此处不远是有名的‘马道’,是故朝老将军刘金刚之孙“大刀”刘月鹤在习武。”“你说的是马踏关岭寺的刘月鹤?”丘道长问,普惠答道“正是!您怎么知道?”邱道长说道:“我在北海传道时听流落僧人说的。据传关岭恶僧在地穴私藏民女,为害一方,最后被刘月鹤剿灭,此事确否?”“刘义士为民除害,美名远扬,妇孺皆知!”普惠赞赏有加!“如此人物,值得去会会!”丘道长说罢示意普惠带路。二人过河向马道走来。
行走间,丘道问道:“这关岭在何处?”普惠向东北方向指了指:“就是在离此不足五里路的与沂州(现沂源县)搭界的东西山谷间。此地早年建有寺院,香火还算旺盛。可后来,关岭寺长老被附近‘磨脐寨’的山大王胡黑子害死,匪徒占据了寺院,僧人多半流落他乡。从此寺院变成魔窟,百姓不堪欺凌,多次告状无果。刘义士本不想与贼寇结怨,但不忍看着百姓受害,披甲率乡勇马踏关岭,一举擒获胡贼,解救了被困的乡民!那些假僧人也作猢狲散!”丘道长击掌道:“刘义士干得好!”丘道长问起磨脐寨的位置,普惠指了指河东面的山顶:“就在那个山头上!”
丘道长望着山顶寨墙,若有所思,问普惠道:“这磨脐寨离你洞佛寺也就三四里地,可胡匪为什么没有打你们的注意?”普惠笑道:“这厮不是没想,而且也曾派人到本寺刺探过。”“去攻打过吗?”丘道长问,普惠长叹一声:“这还得感谢故朝的余威啊!”
“怎么讲?”丘道长问道,普惠道:“您在卑寺不是看到后院西佛洞口左边边刻着‘圣宋八军守门’六个字吗,”“这里边还有什么道道?”丘道长问道,普惠道:“说来神奇,一天夜里,胡匪派喽啰摸黑来到后院墙外,刚越上墙时,只见院后佛洞金光万道,升起八位金甲神将,齐声喝道‘圣宋八军在此,还不下跪受死!’这伙毛贼一看,吓得灵魂出窍,跳墙逃窜!有一个喽啰摔倒墙下,动弹不得,被我护院僧人捉住。经审问,才知道他们受寨主唆使前来打探虚实,未料到圣宋八军显灵,把他们吓跑了!”
丘道长感叹不已,说道:“竟有这等奇事!看来故朝恩威依然在延续,圣宋有灵啊!”普惠说道:“是啊,那几个探子回去一说八军显灵的事,不光没再来骚扰,而且备厚礼来赔罪呢!从那以后,来寺院看佛洞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圣宋八军守护佛洞寺’的说法也传开了!为了感谢故朝先人亡灵庇护之恩,我们特地扩充山门过道,在门槛以里两边塑了八军神像,以护寺院!”“进门时,我看到了,当时我还对贵寺别具一格的供奉纳闷呢!”丘道长道。
说到这里,二人对故宋先朝的缅怀油然而生。
行间,又说起即将会面的“大刀”刘月鹤。丘道长对于这位武艺高强却不在朝做官的义士很佩服,不过还是故意问道:“刘义士武功盖世,埋没山野,是不是有点可惜啊?”
普惠叹了口气小声道:“你也知道,当朝所属都是故宋遗民。刘义士祖父曾是前朝武举,面对天朝危亡,因系主战派被主和派排挤,不得已告老还乡,因怕武功失传,在庄南设练兵场,教子孙习武,等机会为国效力。靖康之难后,老将军郁愤而死!”说到这里感叹道:“道长凭你这奇伟之躯,若齐鲁还是圣宋疆土,您肯定是庙堂振武将军,岂能涉足山林传道!”
普惠一席话戳到了丘道长的软肋,长叹一口气:“时运不由人啊!”接着不无欣慰地道,“皇朝虽去,但炎黄子孙血脉不变,一时不能匡扶社稷,然传道天下,续我华夏文明之薪火,以存国本,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普惠一脸的肃穆,默默点头!
再说马道习武的刘月鹤。在一套武功练完以后,提刀南望,见一道一僧走来。那僧家眼熟,而道人却相当陌生,觉着奇怪,于是下了坐骑,刀、马交于随从,向二人走来。
二人边走边说,突然练武场那面的马蹄、銮铃声停了。转身北望,只见刘义士步行而来。普惠是刘家庄园的常客,刘月鹤也不时到洞佛寺造访,两位是老相识。普惠紧走几步迎上去,刘月鹤赶忙施礼,说道:“大师今日怎么有空到这里?”再看后面仙风道骨模样的奇伟客人,忙问:“这位仙客何人?”普惠还礼后连忙介绍。刘月鹤一听来者是大名鼎鼎的全真道掌门人丘处机,大为惊异!进前一步深躬一拜:“道长突然降临深山僻壤,不啻仙人下凡也!”丘道长连忙还礼:“义士高抬了!”
二人礼毕,刘月鹤相邀二人去自家做客,因是初识,邱道长婉辞。然普惠已多时没见老朋友,乐得前往一聚,便劝丘道长道:“刘义士凭武功庇荫一方,且文武双全,德高望重。您来此地传道拓观,地灵已赏,应该会会本土人杰啊!日后此地兴起道教,还需要刘义士这样的武侠扶持呢!”
刘月鹤谦虚道:“真正的人杰是丘道长。今天相见此乃上天的眷顾,不用跋山涉水,就能拜谒高人,实乃奇遇,道长务必赏光,不知您能否屈就?”话说到这个份上,丘道长不好再推辞,三人携手往北走去。刘月鹤向北挥了挥手,只见一壮汉扛着大刀,马童牵着马回村去了。
三个人路过俗称“马道”的练武场,边走,刘月鹤边向丘道长介绍着周围环境。放眼看去,马道夹于两条南北河之间。东面一条河东靠磨脐山,上游拐向东,发源于莱芜边界的关岭,以东就是沂州地界。西面一条河西靠双泉山,发源于红山前麓,东面就是刘家庄园。这练武场就在两山两河之间的平阔地上,南面正对棋山北峰。“四面河山”旌幡高挂练武场东侧,彰显着习武人的家国情怀!
行走间,丘道长环顾左右,连声赞叹。行半里路,来到刘家庄园的门口。大门楼前古槐高耸,老态嶙峋的树身显示着它的饱经沧桑。前面院墙东西一溜三座门楼。中间是主院,大门楼明显高出两边的门楼一截,造型巍峨。门楣上方镶有横匾一块,上书“义薄云天”四字。刘月鹤看着丘道长很欣赏匾额,说道:“祖父景仰‘汉寿亭侯’关云长,大门口特置四字!”丘道长敬重地点了点头。
经刘月鹤介绍,方知三处院落,各有归属。中间主院是主人宅第。东边是家丁长工居住;西院是武馆和门徒的宿舍。
在相互礼让下三人登上台阶进门,迎面影壁是关羽读“春秋”的浮雕,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主客穿过东西厢房之间的天井,进入客厅落座,家丁上茶。
之间,刘义士更衣,一改戎装,一副文人雅士模样出现在二人面前。丘道长愣住了,然时常来做客的普惠不觉奇怪,向丘道长介绍道:“前辈刘将军崇敬关夫子,熟悉关爷熟读《春秋》故事,几代人沿袭家风,读书练武。月鹤义士在令尊的教诲下,文武双全,武艺文章俱佳!”
刘月鹤连忙摆手:“班门弄斧了,哪里比得上武功盖世,妙笔生花的丘道长!”说完口中念念有词:“阴阳升降作门户,日月纵横为锁钥”!丘道长一听主人在背诵他的《先天吟》诗的一句,说道:“拙作传到贵地啦!”普惠合十道:“阴阳日月股掌之中,多大的胸怀和气魄!一首《先天吟》醍醐灌顶,点醒众生,不出家亦能入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丘道长笑道:“你这禅师,真能阐释!平常句子亦能读出点名堂!”“诗句意象摆在那里嘛!”普惠合十赞叹。
叙谈间,家人已摆好家宴。邱道长据首,坐在正面,普惠在东,刘月鹤在西。主人解释道:“今日蒙全真道掌门人邱道长驾临,乃寒舍日出,一地荣光!本想召高人相陪,然匆忙间难以如愿。普惠大师尚可为伍,我乃一介武夫,陪坐就有屈道长之尊了!今日家宴只有三人,道长面对空位,有失尊从。还望二位见谅!”普惠圆解道:“偶遇远胜相邀!人越少,方显我等缘分珍贵!”
丘道长微微一笑,说道:“普惠大师所言有理,刘义士多虑了!今天贵府宴席之局,正合我意!”看到二人疑惑的神情,丘道长指着前面道:“宴席正对门口,对面空位,棋山正好入我眼帘!面对青山饮宴,醉意中遥观仙人棋岩弈棋,岂不是难得的惬意逍遥之乐事!”
主人一听,先自笑了:“道长圆场圆的固然好,只是宴席就坐三人,气氛淡了许多!”丘道长一听,摆了摆手,郑重道:“吾道门鼻祖老子的《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我等三人相聚,不正契合这个‘生万物’的‘三’字吗!”普惠一听,合十道:“真乃奇缘之聚啊,想不到你我等三人一坐,释义了老子的天书《道德经》!妙哉,妙哉!”刘月鹤起身道:“道长驾临,大师相陪,我等凡人不经意间入道矣!值得庆贺!”
三人边饮边聊。喝至尽兴处,普惠提议道:“道长文采斐然,今天何不即兴吟诗,一助酒兴?”“提议的好,我等正好感受道长和大师灵感!”主人附和道。丘道长道:“道家讲‘顺其自然’,凡事事先安排,兴味就淡了。既然你们提议作诗助兴,咱就来个‘顺其自然’,谁也别命题,让冥冥中给我们安排吧!”“冥冥中安排?”二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丘道长道:“二位想深了!就是抓阄定题目啊!”
“抓阄?”二人茫然,丘道长解释道:“就先写下若干字帖,把帖翻过去,随意抓几个字,就依这几个字作诗!这就烦刘义士安排了!”主人笑道:“道长说了,凡事事先安排,就淡了兴致。巧了,西院武馆就有供门徒认字的字帖,正好派上用场!”说罢命人到西院去取。丘道长一拍桌子道:“这真是‘缘缘不断’啊!”三人哈哈大笑!
未几,只见两个家丁抬着一个木箱进门。客人有点惊讶:几千个字帖用得着装在这么大的箱子里,两个人抬着么?疑惑间家丁打开箱子,二人一看明白了,原来这字帖是木牌啊!因为用的时间久了,字牌油光光的!
按照丘道长的安排,家丁把字牌背面朝上攞成数排。这题目,一个字也是题目,几个字也是题目,甚至十个八个也是题目,应该抓几个?普惠和刘月鹤对视了一下,同时把目光投向丘道长。丘道长道:“二位的心思我明白,抓几个字命题合宜呢?可多可少。然一段诗大多是四句,以显抑扬顿挫,我看随意抓四个字作由头,不管四个字能否成句,字义挨不挨,按抓出的顺序用上即可!”“用在开头、末尾,还是中间?”普惠问,丘道长说道:“开头末尾均可!”
一个家丁开始抓字牌。抓够四个,反过来一看,几个人笑了,按顺序是“楼”“愁”“大”“头”四个字,典型的“风马牛”!四句诗按顺序嵌上这“不相及”的四个字,谈何容易!
丘道长见二人面有难色。说道:“既然是我定的规矩,理应我先作,来个‘抛砖引玉’!”普惠笑道:“就凭您的文采,也应该由您开路!”“说的是!”主人附和道。
只见丘道长眼睛微闭,说道:“有了!
昆嵛有座占星楼,登台观天我不愁。
论大还是老君大,进庙参拜都磕头!”
吟罢,二人齐声喝彩!丘道长摆了摆手自谦道:“有无诗意不说,我在老家修行的山就叫昆嵛山,山上确实有座占星楼;这‘老君’前面是‘太上’,你们说大不大?到太上老君庙朝拜,有不磕头的吗?”二人抱拳:“说得好,道长旗开得胜!”
普惠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尽管我才识学浅,宴席排位第二,轮着我了。道长已趟出了路,我就来个亦步亦趋,比葫芦画瓢!”沉默片刻吟道:
“寺内有座钟鼓楼,扫殿念经我不愁。
论大还是佛爷大,初一十五都磕头!”
“好诗,好诗!言浅意深!”丘道长夸赞道。主人也点头称道。
轮着主人了。刘月鹤慨然道:“聆听二位大师佳作,不光文采出众,而且切合身份,阐释各自信仰!故国自汉武之后,文化界儒释道三家天下,今天二位登门乃系道佛莅临,就缺名儒相陪,实乃缺憾!”“此言差矣!”丘道长辩白道,“家门敬奉关夫子,忠义传家。昔日云长读‘春秋’秉书达旦,府上三代文武双全,且忠君报国情怀浓厚,实乃儒林栋梁也!与你二位相聚,儒释道全了!”
普惠也附和道:“‘儒经’‘道经’‘佛经’,立国安民就靠这‘三经’!不管我等自身内修如何,形式上圆满了!此遇乃天意使然,我等兴事。刘义士不必过谦。”
刘月鹤拱手道:“大师越说我越不敢当了!本人系故朝遗民,不事新主,也无意保偏安南朝,故谈不上入世济民,无资格称儒!但为了今日‘佛道儒’幸会圆满,愿借祖父的资历,代先人和诗一首:
“汴京有座紫金楼,上殿面君‘我’不愁。
论大还是皇上大,满朝文武都磕头!”
近百年前,至尊的徽、钦二帝,被敌国掠去,客死他乡!吟诗未了,丘道长和普惠作为故宋遗民,也是一脸的肃穆!江山易主,然遗民的忠心所向未变!一首形容旧日君臣关系的诗,成了凭吊故朝的悲催回忆……
在汶水源头,“儒释道”不期而遇,一次家宴演绎成“三界合一”的美谈,故事如汶源潺潺溪水,流芳千古!
后来听说,东行的路上,丘道长在沂河上游斜山南麓发现了一棵千年银杏树,(3)作为风水宝地,丘处机纳入布道选址计划。日后才有了“棋岩洞真宫”、“栖真观”等道教场所,“长春之道盛矣乎!”(4)由此开启了汶水、沂河源头道教传播的鼎盛期。也因丘处机在棋山观传道数年,其遗址附近留下了“长春井”、“长春林”和“长春真人墓”等遗迹。(5)
注:
(1)见《莱芜历代志书集成》1050页。
(2)这棵“唐朝枣树”1958年前尚存。
(3)斜山,今称仙公山,在今沂源县;银杏树仍在。
(4)见《莱芜历代志书集成》1051页。
(5)三处遗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田基本建设前尚存。
2022年5月于金鼎花园

作者简介:吴熙禄,网名“棋山风景”。1947年12月生。籍贯济南市钢城区里辛镇(原棋山管委)圈里村。1965年参军。退伍后,先后就职于莱芜铁矿、莱钢安装工程处、莱钢职教中心。当过矿工、宣传干事、政治教师。论文《论自学》获1986年度省电大“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违背客观规律质疑》收入1990年度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改革与建设的哲学》。1990年获“山东省职工教育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10月退休后,从事家族、地方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2020年被聘为《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顾问。现为《中国企业档案》杂志审读。之间曾在报刊、网络平台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内部读物《汶水流情》《雁过留声》《玉壶冰心》《荣河纪行》《门槛记》《荣河遗爱》等。正式出版历史小说《大明清官吴来朝》《古槐幽梦》和散文集《天光云影》。其中大部分作品分别被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方志馆、南京市图书馆、济南市档案馆、莱芜区档案馆、钢城区档案馆、钢城区图书馆、莱钢档案馆等收藏。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