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大渡河感作
名河两役写峥嵘,史册昭然意未平。
天国声威临水尽,红军壮举破川惊。
千寻进退关成败,一战输赢定死生。
大渡桥头先烈血,至今犹可染旗旌。
沈妙忠和诗
岭岚散去露峥嵘,激浪千年诉不平。
兵困翼王军士死,火烧铁索鬼神惊。
雄关自古险中取,宏运从来劫后生。
史册煌煌天意在,丰碑顶上耀红旌。
2、乌斯浑河留笔
残秋伫目大河流,一片飞思上笔头。
有恨亡家波做泪,多情忧国骨于喉。
能凭热血同狼舞,未可毛皮与虎谋。
八女投江成旧事,英雄胆气少吟讴。
沈妙忠和诗
时光似水向东流,思绪悠悠无尽头。
家国蒙难腹燃火,山河破碎刀刺喉。
偷生虽得眼前计,赴死可为身后谋。
不灭英魂精卫鸟,长存豪气万年讴。
3、永定河追思
桥头负手久凝神,不见硝烟见岁痕。
忍辱从奴人有耻,丧权失地国无尊。
八年浴血驱强虏,百战捐躯守户门。
子夜奔流东逝水,年年呜咽唤英魂。
沈妙忠和诗
忆追往事最伤神,字里行间总有痕。
无定河边骨含怨,卢沟桥上月留尊。
千年水怪听朝令,八宝山灵护国门。
浩荡东风今又是,红旗报捷慰英魂。
4、大运河联想
京杭一水古流长,普惠燕边布福昌。
帝国商枢开五道,皇家口岸列千樯。
人工敢比天工巧,内患终资外患强。
抚罢疮痍抬望眼,江山依旧竞辉煌。
沈妙忠和诗
奔流南北浪波长,穿越江河百世昌。
燕地家家餐稻米,杭城日日发帆樯。
隋杨定制都夸好,夏禹论功也赞强。
船路如今辟新道,笛声脆响续辉煌。
5、洛水遐思
时人未必识凌波,空对川流诵剑歌。
意乱三曹缘秀色,神倾一赋写婆娑。
冷宫锁艳因丕起,留枕牵肠奈植何。
不见红尘来往客,古今生死为情多。
沈妙忠和诗
河循地理总留波,铜雀如今鬼唱歌。
宋玉巫山身逸逸,宓妃洛水影娑娑。
成诗七步任谁敌,一撇惊鸿奈我何。
盘古以来冤屈事,帛书写尽不为多。
6、梦过汨罗江
夜半兴怀梦有痕,情潮百尺过荆门。
千家角粽沉江底,一代骚人筑楚魂。
郑袖心机缘爱恨,婵娟向意可酬恩。
红尘儿女相欢事,不敢轻言就此论。
沈妙忠和诗
赴死重生唯水痕,丹心一片别家门。
秭归英烈保黎庶,楚峡平湖留魄魂。
嘉树香兰俱获罪,佞臣宵小正承恩。
千年米粽为何事,端午风情是定论。
作者简介:
李云祥,网名梦回湘水。50后,吉人居辽。中共党员。本人种过地,扛过枪,挖过煤,经过商,获过奖,遭过殃。家有薄田,岁无皇俸。少爱诗词,老无所成。吉林省诗词学会、大连诗词学会会员,巴黎文学永久会员。现任大连黄埔诗社副社长,北国诗词社副社长。近年先后在多家平台发表作品二千余篇。曾印刷诗集《流年诗稿》、《梦回湘水》。
作者简介:沈妙忠,1952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一直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文学写作主要有散文和格律诗词,作品发表于《解放军文艺》、《人民海军》报和省市报刊。现任大连市诗词学会黄埔诗社编委。
朗读者简介:
禾子: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评委。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松原市朗诵协会副会长。
酷爱朗诵艺术曾经在第四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吉林省赛区总决赛中获成人组二等奖;吉林省第二届诗文朗诵大赛和“金葵花杯”比赛中分别获一等奖;中国朗诵联盟首届全国“颂读”大赛获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