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4月30日,正在上海考察科技创新工作的党中央核心领导同志,在上海浦东主持召开由国 务院总 理、沪粤川鄂江甘蒙等地主要首长参加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研析座谈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筹谋。这场座谈会上,围绕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核心领导向与会同志面授机宜、条分缕析,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择其要点如下:
一一为何谋划?党中央核心领导开宗明义:“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加紧落实“十四五”、接续谋划“十五五”,最大的底气是社会主义中国真真切切的万千气象。
一一如何谋划?本次中央与地方首长座谈会上有方法论:
首先,“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这是对时与势的精准把握;
其次,“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展现对寰宇世情的清醒认知;
第三,“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各地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目标导向鲜明而清晰,全局与局部的思考蕴藏其间;
第四,“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的是抓矛盾、抓重点的功夫;
一一如果说“为何谋划、如何谋划”,是我们党基于治国理政规律性认识的作答,那么“为谁谋划”则是检验政党性质的试金石。
首先,笔者志清注意到,在本此中央与部分地方首长研析座谈中,党中央核心领导旗帜鲜明: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其次,在研析座谈会上党中央核心领导提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对各方面的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要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
同时,党中央核心领导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最后,党中央核心领导重申,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各地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坚持一盘棋、打好特色牌”的要求。只有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才能找准自身发展方位。要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在确定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时注重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昨夜今晨,笔者志清反复阅读中央媒作报道,初步认为,今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如今党中央在上海浦东召开中央和部分省市区首长“十五五”规划研析座谈会,明确向全国、全世界表明,十四亿中国人民,将在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此特赋《减字木兰花》为评为观。
谋篇布局。
启后承前连主轴。
锁定航标。
聆听群仙议实招。
前瞻形势。
因势安排家内事。
新质高科。
国防民生创业歌。
一一2025年5月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