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用爱讲述家乡的故事
文|张书成
自 1988 年 7 月在《农民日报》发表首篇散文起,悠悠三十六载已悄然走过。这三十六年间,我于忙碌公务之暇,笔耕从未停歇,日夜不辍,先后创作了 388 篇小说、散文、随笔以及 580 首诗歌,其中近 300 篇(首)刊载于各类报刊杂志。这些作品,像夏夜闪烁的小小萤火虫,虽光芒微弱,却点亮了我的灵魂,温润了我的心田,更丰富了我的生活轨迹,使我得以从山区学校转调至县教育局,后又迈入县委组织部,职务逐步擢升,忝居局长书记之位,也算为一生执教与务农的双亲添了些许荣光,令往昔轻视我的人暗自嗟叹。
我生于棣花、长于棣花,是地地道道的棣花之子。尤其近年,随着年岁渐长,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家乡,那是我心底无法释怀的眷恋。眷恋那熟悉的荷塘稻田、温馨的青石小院、母亲烹制的家常菜肴、亲切的浓浓乡音。这里的一草一木、寸土片石,皆是我记忆深处最绚烂的画卷。于是,自 2018 年起,我以拙笔陆续撰写并付梓了《棣花细语》《棣花纪事》两部散文集,另有诗集《棣花清韵》结集问世,共收录 154 篇散文随笔与 180 首诗歌,聊慰思乡之情,弥补了些许对家乡的亏欠。对于这些作品,我欣慰与遗憾交织。欣慰的是,终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乡贤轶事化作铅字;遗憾的是,文字未能尽述我对家乡的拳拳眷恋与炽热深情,家乡尚有诸多极具珍藏与流传价值的文学素材,未及深入挖掘与鲜活呈现,兼之自身文字功底尚浅,部分作品略显粗糙、语言单调,距生动形象尚有差距,更难言艺术技巧,未能有令自己与读者皆满意的佳作。
棣花,乃闻名遐迩的文化之乡,历史璀璨,名人辈出。诸多名人轶事隐匿于乡间,散落在民间巷陌,流传于百姓唇齿之间,亟待悉心探寻、挖掘、搜集与整理,并以文学之笔予以展现。此地有高耸云天的天坡崖,往昔狼洞台狼群出没,其下梨树台曾上演人狼斗智的传奇;天桥沟红叶似火,沟内清流潺潺、青藤蜿蜒、野花缤纷、白云悠悠,还有形态各异的飞鸟穿梭,树丛间梅花鹿温顺可爱、时隐时现;丹江蜿蜒穿镇东去,波光粼粼,南岸黑色石崖洞穴密布,那是棣花人往昔避匪的居所,土炕土锅台犹存,成群蝙蝠栖息其间,石洞仿若在低诉往昔岁月;北边腰山中麓苗沟水库碧波荡漾,大坝之上,贾平凹与我等青年当年修建水库的身影仿佛仍在,坝下路畔大青石上,“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标语还留存着昔日青春的印记;荷花塘畔法兴寺内,笸篮粗的苦楝树上,明代古钟锈迹斑斑,向远方来客诉说着千年往事,清风街那眼清泉旁小屋中,似仍有余音袅袅,仿佛“冬生”那如痴如醉的秦腔吟唱仍在回荡……
近年来,我常归故乡,亲睹家乡巨变,目睹一代又一代青年茁壮成长,亦眼见老一辈日渐衰老乃至消逝。诸多如贾平凹笔下“引生”“冬生”“禾禾”“上善”般饱经沧桑、阅历丰富的老者,有的已长眠黄土,有的亦风烛残年,尚存者亦垂垂老矣。我深知,他们皆身负精彩故事,是弥足珍贵的资源与财富。缘于此,我心中涌起强烈的紧迫感与使命感——若不及时挖掘、记录这些蕴含历史文化价值的人事,诸多珍贵史料与引人入胜的细节恐将随风飘散,被岁月洪流淹没。此诚为资源的浪费、精神财富的损失、历史文化的憾事。如此,我们将愧对先辈、后世子孙以及自己的良知。
如何使家乡的青山绿水展现在世人眼前,让李白、杜甫、白居易曾涉足的青石古道重现于世,使韩述绩、巩德芳、巩忠绩、许佐善、贾平凹等一代又一代家乡名人轶事传颂千古、流芳百世,让家乡丰富多彩的故事令远方游客沉醉不知归路?现今抖音、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宣传手段固然多样,然我以为,优秀文学作品仍是不可或缺的最佳途径。它能让千年故事重焕生机、在读者心间演绎,能让古老或已消逝的建筑风采依旧、青春永驻,亦能让当代已故或健在的人物名垂青史、栩栩如生……千年文字仿若长歌,是永不磨灭的记忆与不朽的档案。故而,我坚信,对家乡最好的奉献与缅怀,便是为其书写心中篇章,将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化作串串珠玑文字、篇篇锦绣文章,流传于世,使外界知晓家乡、倾慕家乡、走进家乡,也让子孙后代借由阅读这些文字,激发热爱桑梓之情,将家乡建设得更为美好、文明与富庶——此乃对家乡至善至美的奉献。
基于这般认知与考量,在《棣花纪事》出版之后,我便频繁往返于居住的州城与棣花故里之间。或走访乡邻、搜集整理素材,或构思创作、修改雕琢文稿。常孤身一人静坐于清冷书房,细细梳理、慢慢回忆、深深思索,以拙笔缓缓写下家乡的钟楼、法兴寺、帽子岭、狼洞台、老药树,还有彩云姐、竹娃嫂、忠兴舅……可以说,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皆倾注了我的心血与汗水。它们见证了我的悲欢离合、挫折希望,记录了我的往昔,塑造了我的今朝,亦将影响我的未来。
寒来暑往,自 2022 年秋至今,我用心、用情、用爱创作了百余篇文章,经遴选整理,择取 88 篇较满意之作,分为五个部分,约十八万字,定名为《棣花情事》,总算又了一心愿,为自己的人生呈上一份新的答卷。
张书成,男,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凤文学》丛书。出版有散文集《棣花细语》、《棣花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