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张福有与李克谦的文字缘成为佳文妙趣的传奇故事》
文/李振友(吉林)
通化矿务局退休教师李克谦病重住院,时任白山市委副书记张福有到医院看望李先生。李将自己所著巜燕双飞》和《指摘录》送给张看,并提供三首幼时见的《一剪梅》,此词一套应是四首,缺一首恨一生未见。
一
记得春游逐管弦,红板桥边,白板门前。闲花野草为谁妍?蜂也喧喧,蝶也翩翩。 风月何尝负少年,花底歌筵,柳外吟鞭。而今回首总凄然,旧事如烟,旧梦如仙。
二
一抹胭脂艳夕阳,品字儿窗,卍字儿墙。个中光景费端详,清是花光,浓是花香。 无计能消酒一觞,燕与商量,莺与平章。五张六角逐年忙,老了秋娘,病了萧郎。
三
何处红楼夜月明,楼上吹笙,楼下弹筝。绮窗珠箔最玲珑。花影雕棂,人倚银屏。 容易游仙容易醒,梦断瑶京,盼断云驞。青衫灯下百愁生,红泪盈盈,绿鬓星星。
张福有将发表的巜一剪梅》奉李先生:
五女峰前借画檐,石也坚坚,云也绵绵。嫣红姹紫碧接天,蝶又翩翩,蜂又翾翾。 解意蒿菜摇眼前,神自闲闲,魂自牵牵。似弹流水涧中弦,溪更湍湍,曲更潺潺。
李先生记下的学生时代《燕双飞》唱道:
画栏人静,晚风微。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綠芜庭院,细雨湿苍苔。
雕梁尘冷,春如梦,且衔得芹泥,重筑新巢,傍翠帷。棲有稳,软语呢喃,语夕晖。
差池双剪,穿帘掠水去复回。魂萦杨柳弱,梦逗杏花肥,天涯草色正芳菲。
楼台静,帘幕垂;烟似织,月如眉。岂奈流光速,莺花老,雨风吹景物全非。杜宇声声唤道:“不如归”!
端阳节这天,也是张福有第二次看望李先生,并带去了新作《一剪梅》以和之:
许是人生似梦游,月下花休,柳下江流。世间岂独叶知秋,泪里妆楼,浪里孤舟。 可信春光不总留,云自悠悠,风自飕飕。几多悲欢去心头,散却闲愁,了却烦忧。
李看后连说好,并写道“词得张书记续完,亦是文字有缘,了却一大憾事,且续作与原作天衣无缝,此亦此词之大幸也,亦为吾之大快事!克谦96年端节"。
张福有从认识李先生到李病故十八天,特写就一词《千秋岁、送李克谦先生》
送公归去,阵阵莺声苦。从此后,成孤旅。《燕双飞》曲尽,《一剪梅》谁注?空呼唤,寒星寂寂天无语。
十八天相处,恨晚还如故。巜指摘录》谁能著?亲人悲洒泪,瘦笔哀无主。鸡莫叫,勿惊吟丈归时路。
张福有感言:
今天想来,先生弥留之际绝笔抄下四首作品中均有“莺"字,“莺花老”《燕双飞》,“莺与平章”《一剪梅》,“莺啼岸柳”巜回文七绝》,“莺藏柳坡”《回文七律》。先生寿终,可谓“莺声碎"。拙作中竟无意写道“莺声苦”,恐非巧合。
李克谦先生,走时78岁高龄,与先生相识仅18天,确切地说两次交谈不到3个小时,这是我迄今相处时间最短而文字缘最深的一位老吟友!
吾感怀赋诗一首
晚年有聚诗缘牵,
互赠精文美妙篇。
吟友相交十八日,
传奇佳话在人间。
注: 张福有曾任吉林省委副秘书长,后调任白山市委副书记,后又调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长白山诗社》副社长。
李振友,男,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吉林省人,现住长春市九台区,系九台诗社社员,在《九台诗词》、《关东诗词》、《长白山诗词》,《长春日报》等刊物发表诗词几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