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相遇
文/许丽
烟柳画桥,倚丽繁华,水光潋滟处的相遇或许只是一种奢望,尽管与她相遇的渡口并非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却是那段时光里最美的印记。
“我这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在人海茫茫中静静地望着你 ,陌生又熟悉……”
听着歌,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她,那个带给我很多温暖的女孩子。遇见她虽不是这一生最美好的场景,但也是一种幸运。
她浅笑的脸,如新阳熠熠生辉,一如她的人温暖和煦。高三那年的天空很阴暗,但记忆里的她却很明媚,很明媚。
我们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她热情奔放,喜欢热闹。我沉默寡言,喜欢清静。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交集。坐在一起没多久,就开始语文课上与她窃窃私语,听她讲小说,讲故事。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款款而谈,各自欢喜。
她贪玩,上课爱睡觉,但成绩却没落下。我羡慕不嫉妒,因为她从不因自己成绩好而显摆。不管多忙,我问她题,她都会停下耐心地给我讲解。
高三学业繁重,重点班甚是。记得有一次模拟考过后,我成绩下降明显。一周之内连续被五个科任老师找去谈话,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就在我快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她鼓励我,安慰我,还把卷子上满是刺眼错号的数学题给我挨着往过讲。告诉我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尤其是数学,即使得不了高分,也要把会做的题做对。讲到找区域的线性规划那块,我理解不了,也想象不来,她就给我画图像,边画图边讲。在她不厌其烦的讲解下,我最终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她曾言我是她最久的一个同桌,因她爱说话的习惯,每个同桌都坐不久。对我而言,她则是我最好的同桌。除过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事亦没少帮。学校封闭式,食堂小,饭菜差,那一年半,我的早餐和下午饭几乎都是她从校外带进来的。有几次,她起床晚,加之半路帮我买早餐,当她气喘吁吁赶到教室时,班主任已经在教室里了。她被罚站到教室后面去面壁思过,觉得挺对不起她的,可她说没事不怪我,就算不帮我买,她自己也要去买的,一样会迟到。甚至有时的下午饭,还是从她自己家里带来的。
她总觉得我很强大,强大到不怕寂寞。还记得她的一篇随笔写的是我,题目就叫“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你”。文中的我与文字为伴,做自己的事,安静到让她不忍心打扰。虽然她爱说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她说我听,可有时见我不想听了,就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哪怕是爬桌睡觉也不绝打扰我。读着周瘦鹃的《泣红》,她想到的却是我,还开玩笑说“我是现代版的林黛玉。”林妹妹固然才情横溢,但是她希望我快乐,希望我自信,希望我能像向阳花一样面朝阳光生长。读着这些文字时,我的内心是触动的。
一起谈梦想,一起写随笔,一起向往彩云之南,一起幻想时光倒流,幻想回到那个温润如玉的朝代。可以抚琴,可以歌舞,可以种大朵大朵血红的芍药,可以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一年半一晃而过。那年夏天,那个火红的六月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阳光下的她依旧笑容浅浅。而我,则在老师和父亲的劝说下开始补习,依旧在那个有过快乐记忆的地方潜心修炼 ,期待着来年破茧成蝶。
那一年我几乎没有朋友,亦没有可以谈心的知己,生活只剩下压抑和那些排山倒海而来的试卷。她虽离开了,但情谊仍在,空间里的留言几乎都是她留的。尽管我不曾回过,因为没上过QQ,但她还是一直留,有些跟作文似的。这一切都直到高考完我才知道,有的甚至过了很久才看到。压抑,苦闷的日子已渐渐远去,可我依然很感动。
当得知我又一败涂地的时候,她总是隔三差五留言,安慰我 ,鼓励我。告诉我“无论高考打了多少分,我能去的地方依旧可以去,遇见我该遇见的。人生最美的真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不管怎样,学还是要上的。”在她的安慰下,我选择了来培华学院就读。
大学四年,我们几乎没再见过,平常也不怎么联系,可感情还是不错。看见我发的动态,猜到我肯定遇到麻烦事了,就立马发来消息安慰我,当得知我被一些事情困扰时,就让我把那人的电话或者微信给她,她帮我解决。看得出来,她还是像四年前一样关我心。我虽没有让她帮我解决,但这份情谊记心上了。
海棠花里忆往昔,那往昔里隔着旧光阴,岁月在指尖滑落,记忆却温馨美好!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毕业七八年,各自在不同的地方为生活而奔波,年少那些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梦想也都在时光里搁浅。虽然很少联系,但是那些年少的时光却并未褪色,总是会在某个瞬间不经意的想起,亦如每次听见这首《星月神话》,脑海里总是浮现她那笑靥如花的脸。
她就是那个曾说我是雨中蔷薇的女子。她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叫闫婵。
作者简介:
许丽,女,90后陕西汉中人,热爱文学,爱好写作。今年在第七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中获奖。